[发明专利]使用嵌入式用户识别模块(eSIM)配置过程以在无线通信设备上提供和激活设备配置包的系统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20701.3 | 申请日: | 2017-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8668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6 |
发明(设计)人: | P·拉尔瓦内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8/24 | 分类号: | H04W8/24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张立达;王英 |
地址: | 美国加***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使用 嵌入式 用户 识别 模块 esim 配置 过程 无线通信 设备 提供 激活 系统 方法 | ||
公开了用于定制具有与嵌入式用户识别模块(eSIM)相关联的至少一个射频(RF)资源的无线通信设备的方法和设备。无线通信设备可以检测针对eSIM使用新用户识别模块(SIM)简档的供应的条件,针对新SIM简档切换已启用的SIM简档,基于来自eSIM的信息识别一个或多个参数。基于识别的一个或多个参数,无线通信设备可以选择配置包,该配置包提供与至少一个设备特征相关联的配置设置和软件。无线通信设备可以安装和激活与所述至少一个设备特征相关联的配置设置和软件。
背景技术
在SIM配置(例如,多用户识别模块(SIM))设备中具有灵活性的无线通信设备由于其在服务选项和用于无线通信的其它特征方面的能力而变得越来越流行。已广泛地部署无线通信网络,以便提供各种通信服务,例如电话、视频、数据、消息、广播等等。这些网络(它们通常是多址网络) 通过共享可用的网络资源,来支持用于多个用户的通信。该网络的一个例子是UMTS通用陆地无线接入网络(UTRAN)。UTRAN是规定成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所支持的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MTS)、第三代(3G) 移动电话技术的一部分的无线接入网络(RAN)。UMTS是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技术的后继者,其目前支持诸如宽带码分多址(W-CDMA)、时分码分多址(TD-CDMA)和时分-同步码分多址(TD-SCDMA)之类的各种空中接口标准。此外,UMTS还支持增强型3G数据通信协议(例如,高速分组接入(HSPA)),其为相关联的UMTS网络提供更高的数据传输速度和容量。如3GPP和国际电信联盟(ITU)所规定的第四代(4G)移动电话技术标准支持各种系统,其包括长期演进(LTE)、时分LTE(TD-LTE)、改进的LTE和移动全球微波互通接入(WiMAX)。如3GPP和下一代移动网络(NGMN)联盟所规定的第五代(5G)移动电话技术标准将使用例如毫米波技术和新频谱,来支持各种系统和跨越较宽无线频谱的统一空中接口。
为了存储允许无线通信设备与无线通信网络通信的配置(provisioning) 数据,无线通信设备可以利用在诸如通用集成电路卡(UICC)之类的智能卡上提供的用户识别模块(SIM)。传统上,SIM执行认证和密钥协商(AKA) 过程,该过程验证和解密适用的数据和程序以确保安全初始化。
在旅行期间,用户可以在他们的移动通信设备中获得并且安装本地 SIM卡,以便在目的地国家支付本地呼叫费率。通过使用多个SIM,用户可以利用不同的服务定价计划,节省移动数据使用。但是,用户可能受到多SIM移动通信设备支持的UICC的数量的限制(例如,双SIM设备支持两个UICC)。此外,不同的本地服务必须使用不同的电话号码(例如,移动台国际用户目录号码(MSISDN))以及跨多个SIM卡访问个人数据(例如,通常存储在SIM卡上的联系人列表)的障碍,用户可能会感到不便。
为了克服在漫游环境中使用物理SIM的成本和挑战,以及在技术迁移到4G和5G时实现新的服务和订阅模型,无线通信设备可以配置有一个或多个嵌入式SIM(eSIM),eSIM可以远程供应SIM简档。具体而言,远程供应可以提供典型的SIM简档,其包括数据、认证算法、加密密钥和构成订阅的其它信息。因此,eSIM使得能够访问无线通信网络。
发明内容
各种示例的系统、方法和设备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实现具有与嵌入式用户识别模块(eSIM)相关联的至少一个射频(RF)资源的无线通信设备的定制:检测针对eSIM使用新用户识别模块(SIM)简档的供应的条件,针对新SIM简档切换已启用的SIM简档,基于来自eSIM的信息识别一个或多个参数,基于识别的一个或多个参数来选择配置包,以及安装和激活与至少一个设备特征相关联的配置设置和软件。在一些例子中,该配置包可以提供与至少一个设备特征相关联的配置设置和软件以及相对应的激活命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高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2070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