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缓存管理方法、缓存管理器、共享缓存和终端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22195.1 | 申请日: | 2017-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9647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1 |
发明(设计)人: | 宋昆鹏;李艳华;李扬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9/50 | 分类号: | G06F9/5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8 | 代理人: | 张耀光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缓存 管理 方法 管理器 共享 终端 | ||
一种缓存管理方法、缓存管理器、共享缓存和终端,涉及存储技术领域,该方法用于缓存管理器(121),该方法包括:在第一线程访问易失性存储器(122)中的第一易失性缓存分区(1211)的过程中,若第一线程需要执行长耗时操作,则将第一易失性缓存分区(1211)中的第一数据备份至非易失性存储器(123),任意两个易失性缓存分区(1221)锁定的线程不同,每个易失性缓存分区(1221)禁止被与易失性缓存分区(1221)锁定的线程不同的线程访问;在第一线程执行长耗时操作的过程中,将第一易失性缓存分区(1211)设置为可被与第一线程不同的线程访问的状态。该方法解决了终端的缓存利用率较低的问题,提高了终端的缓存利用率,可用于终端。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存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缓存管理方法、缓存管理器、共享缓存和终端。
背景技术
终端中设置有处理器和易失性存储器。处理器包括多个处理器核,每个处理器核包括多个线程,每个线程用于访问易失性存储器中的数据,如在易失性存储器中写入数据。同一处理器核中的多个线程能够共享易失性存储器,使得该多个线程能够同时访问易失性存储器中的数据。
目前,共享的易失性存储器中,在某一数据长时间未被访问时,该数据就会被其他数据替换。当某一线程在执行需要耗时较长的操作(如数据丢失操作)时,该线程原先在易失性存储器中访问的数据会由于长时间没有被访问,而被其他线程的数据替换,发生线程间的数据污染。相关技术中,为了防止线程间的数据污染,将共享的易失性存储器划分成若干个易失性缓存分区,并且设置不同的线程对应不同的易失性缓存分区,也即,一个线程只能访问该线程对应的易失性缓存分区。当某一线程执行耗时较长的操作时,该线程对应的易失性缓存分区禁止被其他线程访问,该线程在对应的易失性缓存分区中访问的数据并不会被其他线程的数据替换。
但是,在某一线程执行耗时较长的操作时,该某一线程对应的易失性缓存分区禁止被其他线程访问,且此时该某一线程也并未访问该易失性缓存分区,使得该易失性缓存分区无法被有效利用,因此,终端的缓存利用率较低。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终端的缓存利用率较低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缓存管理方法、缓存管理器、共享缓存和终端。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缓存管理方法,共享缓存包括易失性存储器和非易失存储器,所述易失性存储器包括至少两个易失性缓存分区,所述方法包括:将第一易失性缓存分区分配给第一线程,所述第一易失性缓存分区上存储有所述第一线程相关的第一数据,在所述第一线程占用所述第一易失性缓存分区期间不允许其他线程访问所述第一易失性缓存分区,所述第一易失性缓存分区为所述至少两个易失性缓存分区中的任一分区;判断第一线程是否需要执行长延时操作,所述长延时操作是指操作时长大于预设时间阈值的操作,且所述第一线程在执行所述长延时操作期间不访问所述第一易失性缓存分区;若所述第一线程需要执行长延时操作,则将所述第一易失性缓存分区中的所述第一数据写入所述非易失性存储器,并释放所述第一线程对所述第一易失性缓存分区的占用。
示例的,该缓存管理方法可以用于缓存管理器,由于在第一线程占用第一易失性缓存分区期间,不允许其他线程访问第一易失性缓存分区,从而使得其他线程无法在第一线程访问第一易失性缓存分区时,其他线程无法访问该第一易失性缓存分区,防止了不同线程的数据之间互相污染。且在第一线程执行长耗时操作时,将第一数据写入到非易失性存储器,对第一数据进行了备份,并释放第一线程对第一易失性缓存分区的占用,也即在第一线程执行长耗时操作时,第一易失性缓存分区能够被其他线程访问,因此,能够提高终端的缓存利用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2219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