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可旋转安置的压力容器的鞣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22468.2 | 申请日: | 2017-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8450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5 |
发明(设计)人: | M·伦纳;N·莫尔德斯;D·欣坦曼;E·韦德纳 | 申请(专利权)人: | 弗劳恩霍夫应用研究促进协会 |
主分类号: | C14C15/00 | 分类号: | C14C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睿卓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36 | 代理人: | 程淼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旋转 安置 压力容器 鞣制 装置 | ||
1.一种鞣制装置(10),具有:压力容器(12),以用于收纳待处理的、含胶原的材料,其中所述压力容器(12)具有:
-能关闭的开口(30),以用于利用待处理的材料对所述压力容器(12)装载;以及
-至少一个混合元件(58),所述混合元件设置在所述压力容器(12)中,并伸入至所述压力容器(12)的内部空间中;
其中,所述压力容器(12)承受至少5巴的压力,并且其中,所述鞣制装置(10)包括用于液体的供给装置,设置在所述压力容器(12)的第一端面(14)上,并且相对于所述压力容器(12)的旋转轴线(R)同轴地从外部穿过所述第一端面(14)延伸至所述压力容器(12)中,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力容器(12)可旋转地安置,驱动器(28)被构造为使得所述压力容器(12)旋转移动;
-所述能关闭的开口(30)被构造为对所述压力容器(12)装载和卸载;
-所述供给装置被构造为用于液体和压缩气体的、呈旋转接头(36)形式的供给装置;
-所述压力容器(12)包括针对液体和气体能渗透的隔离装置(40),所述隔离装置设置在所述压力容器(12)内的旋转接头出口(38)的附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鞣制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容器(12)和所述旋转接头(36)承受5至200巴的压力。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鞣制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容器(12)与所述驱动器(28)通过至少一个齿圈或肋圈联接,所述齿圈或肋圈在周向上构造在所述压力容器(12)的外周上,或者在端侧与所述压力容器(12)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鞣制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齿圈或肋圈与所述驱动器(28)的齿轮(24)接合,或者通过齿形带(44)与所述驱动器(28)联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鞣制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鞣制装置(10)具有多个齿圈和/或肋圈,所述齿圈和/或肋圈彼此间隔地构造在所述压力容器(12)的外周上,或者彼此相对置地在端侧与所述压力容器(12)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鞣制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鞣制装置(10)具有用于使得所述压力容器(12)相对横向于所述旋转轴线(R)延伸的枢转轴线枢转的倾斜装置(48、54),所述倾斜装置设置为,使得所述压力容器(12)枢转,从而使得所述压力容器的旋转轴线(R)与水平线形成一至少45度的倾斜角。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鞣制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装置(48、54)包括至少一个液压臂(50、52、56)。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鞣制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能关闭的开口(30)是圆形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鞣制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能关闭的开口(30)具有至少0.5米的直径。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鞣制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能关闭的开口(30)构造在所述压力容器(12)的侧面(22)上。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鞣制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能关闭的开口(30)构造在所述第一端面(14)上或者所述压力容器(12)的与所述第一端面(14)相对置的第二端面(16)上。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鞣制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能关闭的开口(30)具有最大净宽度,该最大净宽度基本上等于所述压力容器(12)的直径。
1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鞣制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混合元件(58)具有榫头或叶片的形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弗劳恩霍夫应用研究促进协会,未经弗劳恩霍夫应用研究促进协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22468.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基于醛类鞣制剂的缩醛进行鞣制的组合物和方法
- 下一篇:高炉操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