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从空间上相邻的电力公用线缆识别作废地下电力公用线缆的非夹紧方法和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22525.7 | 申请日: | 2017-04-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7989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31 |
发明(设计)人: | 王爱民;李剑雄;李宏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能源资产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08 | 分类号: | G01R31/08;G01V3/11;G01R19/145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王小衡;王朝辉 |
地址: | 新加坡***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空间 相邻 电力 公用 线缆 识别 作废 地下 夹紧 方法 设备 | ||
本公开涉及用于识别作废地下电力公用线缆的非夹紧方法和设备。所述方法包括:通过在目标作废电力线缆的第一端将发射器连接到该目标作废电力线缆的多个导体中的两个导体来形成闭合电路;在作废电力线缆的第二端使所述多个导体短路并接地;将来自发射器的音频频率电流信号注入到所述闭合电路中;在至少部分地暴露多个地下电力线缆的坑内:在所述地下电力线缆中的随机的第一地下电力线缆的表面上检测第一音频频率磁通量信号;在所述地下电力线缆中的与所述地下电力线缆中的第一地下电力线缆在空间上相邻的一些地下电力线缆的相应表面上检测第二多个音频频率磁通量信号;如果显示在显示装置上的第一音频频率磁通量信号的峰值振幅超过显示在显示装置上的第二多个音频频率磁通量信号的任何峰值振幅大于大约50%,则将所述地下电力线缆中的第一地下电力线缆识别为目标作废电力线缆。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实施例涉及用于在公用事业变电站中的挖掘接缝坑或线缆基底中正确地识别具有绞合的多导体的作废绝缘和/或铠装电气地下线缆的非夹紧方法和设备。
背景技术
线缆识别被定义为位于一束线缆内的特定的线缆的正确选择,并且当线缆由于原因需要被改向时是必要的,所述原因诸如,但不限于,道路改变路线、构建涵洞、从现存的配电网循环进入和退出新的变电站以及便利线缆故障修复。
电力变电站中的线缆端接处的线缆识别是简单的,不过,中间线缆部分处的线缆识别更加复杂,尤其是如果中间线缆部分在市区里由于拥挤而被与许多类似的电力公用线缆一起紧邻地埋入地下以及如果地下状况复杂的话。因此,市区里的地下线缆识别充满困难并且易于出现错误识别。
许多现有的被称为电流换能器(CT)类型的线缆识别方法主要是通过确定电流脉冲极性来识别作废线缆。美国专利No.3,924,179、美国专利申请公开No.2004/0145486 A1描述了例子。CT类型的方法面临许多问题:CT夹紧必须在正确的方向上——错误的夹紧方向将导致识别错误的线缆;如果接缝坑中的线缆具有“S形”形状或“U形”转弯路线,则错误夹紧方向的风险提高;由于接缝坑中的灰尘和污垢,CT夹紧接触可能变得不可靠。任何夹紧方法(包括非CT类型,诸如EP专利申请公开EP1014099 A2)需要将被测试(夹紧)的每一个线缆被充分地挖开,这尤其是在高度拥挤的市区里并不总是可能的。
被称为音频类型(AT)的某些其他方法将音频频率信号(音调)施加于线缆导体并且使用探针来拾取场中的音调以在不在受测试的线缆周围夹紧的情况下进行线缆追踪或识别。美国专利No.7,116,093、美国专利No.5,887,051、美国专利No.6,946,850、美国专利申请公开No.2010/0176794、CA 2537927A1/WO 2004/079377A2、美国专利No.6,163,144、美国专利No.6,127,827、GB 889452 A描述了一些例子。这些出版物大多与通信导线追踪、低压电力火线追踪或特定的数字信号处理(DSP)技术(比如压缩滤波)相关。它们与具有铠装、绞合导体和从LV(诸如400VAC)到HV(诸如66kVAC)的宽电压范围的电力公用线缆是不相关的,并且它们没有提供从作废电力公用线缆的紧邻的相邻电力公用线缆(作用的或作废的)识别这些作废电力公用线缆的可靠方法。
发明内容
根据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识别目标作废地下电力线缆的非夹紧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通过在目标作废电力线缆的第一端将发射器连接到目标作废电力线缆的多个导体中的两个导体来形成闭合电路;
在目标作废电力线缆的第二端使所述多个导体短路且接地;
将来自发射器的音频频率电流信号注入到所述闭合电路中以用于在目标作废电力线缆的表面上产生音频频率磁通量信号;
在至少部分地暴露多个地下电力线缆的坑内:
在地下电力线缆中的随机的第一地下电力线缆的表面上检测第一音频频率磁通量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能源资产有限公司,未经新能源资产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2252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