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动态减振器在审
申请号: | 201780024111.8 | 申请日: | 2017-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730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1 |
发明(设计)人: | 河原裕树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艾科赛迪 |
主分类号: | F16F15/14 | 分类号: | F16F15/14;F16F15/173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玉昌峰;吴孟秋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底部件 动态减振器 减振装置 扭矩限制 质量体 相对旋转 传递 配置 | ||
动态减振器(3)构成为安装于减振装置主体。该动态减振器(3)包括基底部件(34)、质量体(31a、31b)以及扭矩限制部(50)。基底部件(34)配置为能够旋转。质量体(31a、31b)安装成能够相对于基底部件(34)相对旋转。扭矩限制部(50)限制从减振装置主体输入基底部件(34)的扭矩的传递。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动态减振器。
背景技术
例如,在汽车的发动机与变速器之间设有减振装置等。减振装置包括:输入部件,用于输入来自发动机的扭矩;输出部件,将输入到输入部件的扭矩输出到变速器;以及弹性部件,将输入部件和输出部件弹性连结。通过在发动机和变速器的扭矩传递路径上设置该减振装置,可抑制来自发动机的转速变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特开2007-24772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对于如上述减振装置那样的旋转部件,有时为了更适当地抑制转速变动而安装动态减振器。然而,当由于紧急启动或紧急制动等而导致过大的扭矩输入到旋转部件时,该过大的扭矩传递到动态减振器,有可能因动态减振器的惯性力而损坏旋转部件等。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即使当过大的扭矩输入到旋转部件时,也能够防止旋转部件的损坏的动态减振器。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一方面涉及的动态减振器构成为安装于旋转部件。该动态减振器包括基底部件、质量体以及扭矩限制部。基底部件配置为能够旋转。质量体安装成能够相对于基底部件相对旋转。扭矩限制部限制从旋转部件输入基底部件的扭矩的传递。
根据该结构,利用扭矩限制部,限制从旋转部件输入基底部件的扭矩的传递。因此,当过大的扭矩输入旋转部件时,扭矩限制部不将该扭矩传递到基底部件。其结果,能够防止动态减振器损坏旋转部件。
优选地,扭矩限制部构成为,当输入基底部件的扭矩小于阈值时,使基底部件与旋转部件一体旋转。此外,优选地,扭矩限制部构成为当输入基底部件的扭矩在阈值以上时,使基底部与旋转部件相对旋转。
优选地,扭矩限制部具有施力部件,该施力部件朝向旋转部件对基底部件施力。
优选地,动态减振器还包括壳体和粘性流体。壳体安装于基底部件并容纳质量体。粘性流体填充在壳体内。
质量体也可以相对于基底部件在周向上摆动。该质量体的摆动中心也可以配置在与基底部件的旋转中心不同的位置。
动态减振器还可以包括离心件和凸轮机构。离心件配置成受到由于基底部件的旋转而引起的离心力。凸轮机构将作用于离心件的离心力转换为圆周方向的力。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即使当过大的扭矩输入到旋转部件时,也能够防止动态减振器损坏旋转部件。
附图说明
图1是减振装置的侧面剖视图。
图2是动态减振器的侧面剖视图。
图3是基底部件的放大主视图。
图4是质量体的放大主视图。
图5是动态减振器的放大剖视图。
图6是变形例涉及的减振装置的侧面剖视图。
图7是变形例涉及的减振装置的示意图。
图8是变形例涉及的减振装置的示意图。
图9是变形例涉及的减振装置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艾科赛迪,未经株式会社艾科赛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2411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