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强度燃气红外发射体在审
申请号: | 201780024128.3 | 申请日: | 2017-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282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2 |
发明(设计)人: | C.E.范德格里夫特;M.D.科尼利厄斯;J-U.迈耶;T.M.奥尼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塞拉斯热能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D14/14 | 分类号: | F23D14/14;F23D14/16;F24C3/04;F24C3/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曲莹 |
地址: | 美国俄***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阻火器 红外发射体 蜂窝状 凹部 开敞 孔口 燃气 凹陷 延伸 侧壁 顶面 蜂窝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强度燃气红外发射体,包括:框架,其具有多个侧壁、开敞底部和开敞顶部;阻火器,其安装在框架内并包括底部、具有凹部的顶面、以及从底部延伸至凹陷顶面的多个孔口;以及蜂窝状面板,其由多个蜂窝形成并安装在阻火器的凹部内,使得阻火器的多个孔口形成延伸到蜂窝状面板中的通路。
相关申请引用
本专利申请要求于2016年3月10日提交的名称为“High Intensity Gas FiredInfrared Emitter(高强度燃气红外发射体)”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62/306,214的权益,该临时专利申请的完整揭示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此。
技术领域
本公开总体涉及高强度燃气红外发射体,更具体说,涉及包括用于提高转换效率的阻火器和蜂窝燃烧构件的高强度燃气红外发射体。
背景技术
燃气辐射发射体例如用于干燥涂层、控制湿度分布、处理工业建筑设备、固化以及需要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将大量热量传递至负载的其它应用。典型情况下,许多发射体并排布置,以遍布在工业自动化机器或生产线上。
不幸的是,需要大量时间来使大量发射体保持并排布置状态。而且,相对于干燥烟道产物中的3%氧气,常规的燃气辐射发射体产生100ppm含量的一氧化碳(CO)排放和30ppm含量的氮氧化物(NOx)排放,这是不应有的。提高燃气辐射发射体的总体转换效率是有利的。
发明内容
本公开总体涉及包括用于提高转换效率的阻火器和蜂窝燃烧构件的高强度燃气红外发射体。所公开的实施方式通过使所述装置在操作期间不易发生回火而提供优于常规发射体的优点。另外,所公开的实施方式通过传热外表面附近的发射体部件最大限度地减少能量损失。阻火器与蜂窝状面板的组合能实现具有最小损失的大表面积,从而提高转换效率。
总体来说,在一个方面中,提供一种高强度燃气红外发射体。所述高强度燃气红外发射体包括:(i)框架,其具有多个侧壁、开敞底部和开敞顶部;(ii)阻火器,其安装在框架内并包括底部、具有凹部的顶面、以及从底部延伸至凹陷顶面的多个孔口;和(iii)蜂窝状面板,其由多个蜂窝形成并安装在阻火器的凹部内,使得阻火器的多个孔口形成延伸到蜂窝状面板中的通路。
根据一种实施方式,所述蜂窝状面板的多个蜂窝之中的每一个包括形成燃烧产物的受限路径的几何形状。
根据一种实施方式,所述蜂窝状面板包括至少两个连续连接的坚固多孔体。
根据一种实施方式,所述至少两个连续连接的坚固多孔体具有不同的尺寸。
根据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发射体还包括安装在框架内的主体以及配置为将阻火器、蜂窝状面板和该主体保持在框架内的弹性元件。
根据一种实施方式,所述主体支撑相对于该主体以尺寸错位方式布置的折流板。
根据一种实施方式,在阻火器与安装在框架内的所述主体之间设有错位,以增加在其中形成的腔室的容积。
根据一种实施方式,所述阻火器由主要由氧化铝和二氧化硅组成的轻质陶瓷纤维材料制成。
根据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发射体还包括防回火组件,该防回火组件耦合至所述主体,以在故障状况下阻止燃气流至蜂窝状面板。
总体来说,在另一个方面中,提供一种高强度燃气红外发射体。所述高强度燃气红外发射体包括:(i)框架,其具有至少一个侧壁、开敞底部和开敞顶部;(ii)阻火器,其安装在框架内并包括底部、具有凹部的顶面、以及从底部延伸至凹陷顶面的多个孔口;(iii)蜂窝状面板,其安装在阻火器的凹部内,使得阻火器的多个孔口形成延伸到蜂窝状面板中的通路;和(iv)与所述发射体耦合的防回火组件。所述组件包括布置在出气口附近的焊接接头、以及通过弹性构件固定至该焊接接头并处于压缩状态的柱塞杆。所述焊接接头配置为在接触到火焰时断裂,导致柱塞杆位移以封闭进气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塞拉斯热能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塞拉斯热能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2412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