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热交换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24420.5 | 申请日: | 2017-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7334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0 |
发明(设计)人: | 袴田治;史蒂文·马洛尼;中村正也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电装 |
主分类号: | F28F9/02 | 分类号: | F28F9/02;F28D1/053 |
代理公司: | 上海华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00 | 代理人: | 张丽颖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交换器 | ||
1.一种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具备:
沿长度方向(LD)细长的芯板(6);
多个管(7),该多个管的端部接合于所述芯板;及
加强板(9),该加强板在设于所述芯板的端部的接合部(BR)与所述芯板接合,
所述芯板具有:
底板(21),该底板接合有多个所述管;
侧壁(22),该侧壁从所述底板伸出,并沿所述长度方向扩展;及
侧面可变形部(41、741、941),该侧面可变形部以从所述侧壁的边缘沿所述侧壁的高度方向(HD)延伸的方式形成于所述侧壁,位于所述接合部与第一个管(7a)之间的端部区域(ER)中,使所述芯板能够产生变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侧面可变形部到达与密封部件(27)接触的密封面(25),该密封部件配置于所述芯板与箱盖(5)之间。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侧面可变形部是贯通所述侧壁而形成的侧缝(41、741)。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芯板具备:
隆起部(26),该隆起部为了容纳多个所述管并与多个所述管接合而形成于所述底板;
肋(45、845),该肋以沿着所述芯板的宽度方向(WD)横穿所述隆起部而延伸的方式形成于所述底板,该肋位于所述接合部与第一个管(7a)之间的端部区域(ER)中,且该肋的所述宽度方向的侧开口与密封面(25)的上方的空洞连通,所述密封面与配置于所述芯板与箱盖(5)之间的密封部件(27)接触。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肋的底部到达所述密封面。
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侧面可变形部与所述肋位于所述长度方向上的相同的位置。
7.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芯板具备:
端壁(23),该端壁从所述底板伸出,位于所述芯板的端部,设有所述接合部;及
端部可变形部(43、743),该端部可变形部以在所述接合部的两侧从所述端壁的边缘沿着所述端壁的高度方向(HD)越过所述接合部而延伸的方式形成于所述端壁,在端部可变形部之间区划形成从所述底板伸出并具有所述接合部的接合片(28),所述端部可变形部使所述接合片能够变形。
8.一种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具备:
沿着长度方向(LD)细长的芯板(6);
多个管(7),该多个管的端部接合于所述芯板;及
加强板(9),该加强板在设于所述芯板的端部的接合部(BR)与所述芯板接合,
所述芯板具备:
底板(21),该底板接合有多个所述管;
隆起部(26),该隆起部为了容纳多个所述管并与多个所述管接合而形成于所述底板;及
肋(45、845),该肋以沿着所述芯板的宽度方向(WD)横穿所述隆起部而延伸的方式形成于所述底板,该肋位于所述接合部与第一个管(7a)之间的端部区域(ER)中,且该肋的所述宽度方向的侧开口与密封面(25)的上方的空洞连通,所述密封面与配置于所述芯板与箱盖(5)之间的密封部件(27)接触。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肋的底部到达所述密封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电装,未经株式会社电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24420.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包括保护装置的热交换装置
- 下一篇:液压缓冲器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