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过渡金属金刚烷盐和氧化物纳米复合材料的合成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24454.4 | 申请日: | 2017-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7650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发明(设计)人: | 马诺哈拉·古蒂约尔·维拉巴德拉帕;休·克里斯托弗·格林威尔;加桑·塞尔曼·阿拉贝迪;约翰·阿德里安·霍尔;安德鲁·怀廷 | 申请(专利权)人: | 沙特阿拉伯石油公司;杜伦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G51/02 | 分类号: | C01G51/02;C01G51/04;C01G53/02;C01G53/04;C01G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志霖恒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35 | 代理人: | 胡少青;郭栋梁 |
地址: | 沙特阿***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过渡 金属 金刚 氧化物 纳米 复合材料 合成 | ||
1.一种制备过渡金属金刚烷羧酸盐的方法,所述方法包含:
混合过渡金属氢氧化物和具有至少一个羧酸部分的金刚烷化合物以形成反应物混合物,过渡金属是M,且所述过渡金属氢氧化物具有式M(OH)2,且所述金刚烷化合物为1-金刚烷羧酸,
其中所述过渡金属氢氧化物和所述1-金刚烷羧酸呈提供0.5:1至1.0:1的M2+与1-金刚烷羧酸的摩尔比的量混合;和
在100℃至150℃的反应温度下水热处理所述反应物混合物至少12小时以形成所述过渡金属金刚烷羧酸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具有式M(OH)2的过渡金属氢氧化物中,M选自Co、Cu和Ni。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过渡金属氢氧化物是Co(OH)2且所述反应温度为110℃。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过渡金属氢氧化物是Ni(OH)2且所述反应温度为150℃。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过渡金属氢氧化物是Cu(OH)2且所述反应温度为110℃。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反应温度还可以是100℃至180℃。
7.一种制备纳米复合材料的方法,所述方法包含:
通过在大于200℃的分解温度下在空气中加热过渡金属金刚烷羧酸盐至少1小时的分解时间来热分解所述过渡金属金刚烷羧酸盐以形成所述纳米复合材料,其中所述纳米复合材料包含分散在碳载体上的过渡金属氧化物颗粒;
所述过渡金属金刚烷羧酸盐通过以下制备:
混合过渡金属氢氧化物和具有至少一个羧酸部分的金刚烷化合物以形成反应物混合物,其中M是过渡金属且所述过渡金属氢氧化物具有式M(OH)2,且所述金刚烷化合物为1-金刚烷羧酸,
其中所述过渡金属氢氧化物和所述1-金刚烷羧酸呈提供0.5:1至1.0:1的M2+与1-金刚烷羧酸的摩尔比的量混合;和
在100℃至150℃的反应温度下水热处理所述反应物混合物至少12小时以形成所述过渡金属金刚烷羧酸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分解温度为至少450℃。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方法,其中以所述纳米复合材料的总重量计,所述纳米复合材料包含70重量%至80重量%的金属氧化物和20重量%至30重量%的碳。
10.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过渡金属金刚烷羧酸盐包含Co-AC,且所述纳米复合材料包含微孔基质和氧化钴微晶。
11.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过渡金属金刚烷羧酸盐包含Ni-AC,且所述纳米复合材料包含构形为多孔纳米晶须的NiO晶体。
12.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过渡金属金刚烷羧酸盐包含Cu-AC,且所述纳米复合材料包含碳片和负载在碳片上的氧化铜纳米颗粒。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氧化铜包含CuO、Cu2O或CuO和Cu2O的混合物。
14.一种催化剂体系,其包含:
(a)过渡金属金刚烷羧酸盐,其通过以下制备:
混合过渡金属氢氧化物和具有至少一个羧酸部分的金刚烷化合物以形成反应物混合物,过渡金属是M且所述过渡金属氢氧化物具有式M(OH)2,且所述金刚烷化合物为1-金刚烷羧酸,
其中所述过渡金属氢氧化物和所述1-金刚烷羧酸呈提供0.5:1至1.0:1的M2+与1-金刚烷羧酸的摩尔比的量混合;和
在100℃至150℃的反应温度下水热处理所述反应物混合物至少12小时以形成所述过渡金属金刚烷羧酸盐;
(b)纳米复合材料,通过以下制备:
通过在大于200℃的分解温度下在空气中加热所述(a)的过渡金属金刚烷羧酸盐至少1小时来热分解所述过渡金属金刚烷羧酸盐以形成所述纳米复合材料,其中所述纳米复合材料包含分散在碳载体上的过渡金属氧化物颗粒;或
(c)(a)和(b)的混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沙特阿拉伯石油公司;杜伦大学,未经沙特阿拉伯石油公司;杜伦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24454.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高压二次电池的阴极活性材料
- 下一篇:锂镍复合氧化物的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