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模具、模具装置以及工件的冷却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25567.6 | 申请日: | 2017-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9572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8 |
发明(设计)人: | 关明宏;内藤信行;甚佐洋一;福地弘;匹田和夫;高田健;野村成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爱信艾达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21D24/00 | 分类号: | B21D24/00;B21D22/20;B21D37/16;C21D1/18;C21D1/673;C21D9/0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郝传鑫;梁婷 |
地址: | 日本国福***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模具 装置 以及 工件 冷却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模具、模具装置以及工件的冷却方法,在该模具中,在下模或上模的至少任一方形成有向凹部的内侧空间供给液体制冷剂的制冷剂供给通路部,并且,在该模具形成有使凹部的内侧空间内的空气向上方排出的放气通路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在对已被加热的工件进行冲压或约束的状态下进行淬火的模具、具备该模具的模具装置、以及使用该模具的工件的冷却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一种用于在对已被加热的工件进行冲压的状态下进行淬火的模具。这种模具在例如日本专利特开2005-169394号公报中被公开。
在日本专利特开2005-169394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对已被加热的金属板材进行冲压成型的热压装置。在该热压装置中,在上模或下模中的任一方设有向模具的成形面喷出水等冷却介质的喷出孔,通过从喷出孔喷出的冷却介质,已被加热的进行冲压加工后的成形品在被冲压的状态下被强制冷却。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5-169394号公报
发明内容
然而,在日本专利特开2005-169394号公报的热压装置中,当冷却介质贮留于配置有进行冲压加工后的成形品的空间时,由于空气无法从配置有成形品的空间排出并滞留,因此认为会出现空气与成形品持续接触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在空气所接触的部分中、利用冷却介质进行的冷却无法充分地进行,因此难以对成形品进行均匀的冷却。应予说明,当已被加热的成形品(工件)未被均匀地冷却时,会导致在成形品(工件)中出现硬度差等。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完成的,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当在对已被加热的工件进行冲压或约束的状态下进行冷却时,可均匀地对工件进行冷却的模具、具备该模具的模具装置、以及使用该模具的工件的冷却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第一技术方案中的模具为用于在对已被加热的工件进行冲压或约束的状态下进行冷却的模具,其具备下模和上模,在该下模的成形面形成有积存有对工件进行冷却的液体制冷剂的凹部,且工件整体配置于凹部的内侧空间内,在该上模的成形面形成有与下模的凹部对应的凸部,在下模或上模的至少任一方形成有向凹部的内侧空间供给液体制冷剂的制冷剂供给通路部,在该模具形成有使凹部的内侧空间内的空气向上方排出的放气通路部。应予说明,在本发明中,“成形面”为上模以及下模中彼此相对的面,也是与工件接触而进行冲压或约束的面。
在本发明的第一技术方案的模具中,如上所述,下模的凹部形成为使工件整体配置于凹部的内侧空间内,且在下模或上模的至少任一方形成向凹部的内侧空间供给液体制冷剂的制冷剂供给通路部。由此,能够使工件整体可靠地浸泡于液体制冷剂,并且,能够抑制空气与工件接触。此外,通过在模具形成使凹部的内侧空间内的空气向上方排出的放气通路部,随着在内侧空间内配置有处于被冲压或约束的状态的工件整体的凹部被液体制冷剂充满,能够经由放气通路部使凹部的内侧空间内的空气向上方排出,因此,与空气滞留于凹部的内侧空间内的情况不同,不会阻碍液体制冷剂向工件表面的供给。其结果为,在对已被加热的工件进行冲压或约束的状态下进行冷却时,能够均匀地对工件进行冷却。
本发明的第二技术方案的模具装置具备模具、泵和控制部,该模具为第一技术方案中的模具,该泵用于向模具的制冷剂供给通路部供给液体制冷剂,该控制部通过控制泵而对液体制冷剂的供给进行控制。
本发明的第二技术方案的模具装置具备第一技术方案中的模具,因此,与第一技术方案同样地,在对已被加热的工件进行冲压或约束的状态下进行冷却时,能够均匀地对工件进行冷却。此外,通过利用控制部对液体制冷剂的供给进行控制,能够在经由放气通路部使凹部的内侧空间内的空气向上方排出的同时,对凹部内的液体制冷剂的流动进行调整。由此,能够可靠地进行利用液体制冷剂对工件的冷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爱信艾达工业株式会社,未经爱信艾达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2556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运行风能设备的方法
- 下一篇:树脂组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