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力转换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80026035.4 | 申请日: | 2017-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470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8 |
发明(设计)人: | 冈崎文洋;奥塚元;野村祐一郎;永野雅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康奈可关精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L53/20 | 分类号: | B60L53/20;B60L53/22;B60L53/60;H02M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张会华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容器模块 充电装置 功率模块 电力转换装置 电容器 收纳 电压平滑 交流电力 蓄电装置 直流电力 冷却面 壳体 配置 冷却 体内 转换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力转换装置,其具有用于对蓄电装置的直流电力和向负载供给的交流电力进行转换的功率模块、DC/DC转换器、充电装置、具有用于使电压平滑化的电容器的电容器模块以及用于收纳功率模块、DC/DC转换器、充电装置以及电容器模块并具有冷却面的壳体,在壳体内,在电容器模块的周围配置有功率模块、充电装置以及DC/DC转换器,并且在功率模块与充电装置之间配置有DC/DC转换器,电容器模块载置于冷却面之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搭载于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等的电力转换装置。
背景技术
搭载于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等的电力转换装置具有功率模块、各种电子设备,存在因各部件的配置导致壳体大型化的问题。
针对这样的问题,在JP2013-209078A中公开了一种电气单元(参照专利文献1),该电气单元在收纳壳体内的车辆前方方向排列高电压部件,并且在收纳壳体内的车辆后方方向排列低电压部件。
发明内容
在JP2013-209078A中所述的以往的技术是这样构成的,即,当施加了冲击输入时,低电压部件作为相对于高电压部件的缓冲材料而发挥功能,从而不使单元大型化,就能够在冲击输入时使高电压部件不会暴露。
另一方面,在JP2013-209078A中所述的以往的技术中,没有考虑到电力在配线中的损失。特别是,当用于连接功率元件、电容器等的配线的路径变长时,存在这样的问题,即,路径的阻值、电感上升,电力损失增加。此外,当配线的路径变长时,存在这样的问题,即,配线容易拾取来自其他信号线等的噪声,电噪声增加。
本发明是着眼于这样的问题点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降低电力损失、电噪声并且能够使装置小型化的电力转换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用于在蓄电装置和负载之间转换电力并供给电力的电力转换装置,其中,该电力转换装置具有:功率模块,其用于对蓄电装置的直流电力和向负载供给的交流电力进行转换;DC/DC转换器,其用于转换蓄电装置的直流电压;充电装置,其将经由外部连接器供给的交流电力转换为直流电力,并对蓄电装置充电;电容器模块,其与功率模块、DC/DC转换器以及充电装置相连接,并具有用于使电压平滑化的电容器;以及壳体,其用于收纳功率模块、DC/DC转换器、充电装置以及电容器模块,并具有冷却面,在壳体内,在电容器模块的周围配置有功率模块、充电装置以及DC/DC转换器,并且在功率模块和充电装置之间配置有DC/DC转换器,电容器模块载置于冷却面之上。
根据本发明,在壳体内,在电容器模块的周围配置有功率模块、充电装置以及DC/DC转换器,电容器模块与DC/DC转换器层叠地配置,并且载置于冷却面侧,因此,能够缩短电容器模块与功率模块、充电装置以及DC/DC转换器之间的电力配线的距离。由此,能够减小在直流电力的路径上的电阻、电感,难以拾取噪声,因此能够降低电力损失、电噪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电力转换装置的功能框图。
图2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电力转换装置的俯视图。
图3A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电力转换装置的侧视图。
图3B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电力转换装置的立体图。
图4是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电力转换装置的侧视图。
图5是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电容器模块的说明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电容器模块的其他结构例的说明图。
图7是应用了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其他结构例的电容器模块的电力转换装置的剖视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电容器模块的结构例的说明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康奈可关精株式会社,未经康奈可关精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2603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