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采用膜分离活性污泥法的废水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26670.2 | 申请日: | 2017-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7129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7 |
发明(设计)人: | 间谷圣子;伊藤世人;安东秀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丽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2F3/12 | 分类号: | C02F3/12;B01D63/08;B01D65/02;C02F1/44;C02F11/147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段承恩;李照明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采用 分离 活性污泥 废水处理 方法 | ||
一种采用膜分离活性污泥法的废水处理方法,在利用装填有多个柔性膜的浸渍型膜分离单元一边进行空气供给一边进行过滤的运行时,设定的过滤流量下的膜的过滤压差相对于运行初期的过滤压差P1超过预定值P2时,以停止空气供给的状态进行膜过滤直到过滤压差P3成为P3≥P1+20[kPa],然后以过滤流量或过滤压力与一边进行空气供给一边进行过滤的运行时相比小或者成为负值的状态进行空气供给,在实施过滤时的过滤压差P4达到P4≤P1+5[kPa]之后,返回一边进行空气供给一边进行过滤的运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采用膜分离活性法污泥处理污水、工业废水等时的废水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在处理污水、工业废水时所采用的膜分离活性污泥法,是在生物反应槽内进行生物处理,利用浸渍于反应槽内的过滤膜等将活性污泥进行固液分离,得到澄清的处理水的处理方法。
膜分离活性污泥法中,通过来自于分离膜单元的下方的空气供给始终清洗膜面,但如果长时间持续运行,则来自于无法仅通过空气供给除去的污泥的物质有时会残留在膜表面。它们一旦开始附着,会使膜的有效表面积减少,并以其为立足点使污泥堆积生长,逐渐增加厚度、面积,最终形成被称为滤饼层的污泥层。如果成为该状态,则无法仅通过通常的空气供给来除去,因此首先研究了通过次氯酸钠进行化学液体清洗的方法。
膜的化学液体清洗方法有将浸渍型膜分离单元整体或膜元件取出到槽外进行清洗的槽外清洗方法、在将分离膜单元浸渍于槽内的状态下向膜渗透水流路注入化学液体的槽内清洗方法,从操作性、空间的问题出发,特别是平膜类型的分离膜单元,主要采用后者即槽内清洗方法。专利文献1提出了在膜分离装置的渗透水流路内,将用于分解膜的附着物质的化学液体注入膜元件内,将渗透水流路内的化学液体与过滤膜接触的状态维持1小时左右的方法等。
另外,使膜分离活性污泥法中使用的膜堵塞的附着物质,不只是由活性污泥带来的未分解的有机物,也包括被处理水中高浓度含有的无机物等。这样的情况下,有根据附着物质而将各自效果不同的化学液体组合进行清洗的方法。例如专利文献2、专利文献3提出了使用用于分解有机物的次氯酸钠和用于除去无机物的盐酸、柠檬酸、草酸等,分两个阶段依次注入的槽内清洗方法。
这些方法都具有有效除去无机物、有机物等会使膜堵塞的物质,恢复膜的渗透通量的效果。
但是,一旦污泥牢固或大量附着于膜面之后,即使进行化学液体清洗,有时也只能部分地恢复。为了提高清洗效果而增加化学液体浓度、延长化学液体浸渍时间的情况下,存在以下问题:注入的化学液体的一部分会在清洗中流出到槽内,导致使活性污泥内的微生物的生理活性降低、将污泥分解从而使过滤性恶化等不良影响。另一方面,还存在以下问题:在温和的化学液体清洗条件下,需要反复进行多次清洗,最终只能从槽内取出浸渍型膜分离单元,一个一个地清洗平膜元件,导致操作变得麻烦且复杂。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8-99025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8-266875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平9-290141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废水处理方法,该方法是解决上述问题,对废水进行膜分离活性污泥处理的方法,能够减少对活性污泥内的微生物带来不良影响的化学液体使用量,并且高效率地充分除去膜面的附着物,恢复膜过滤压差,由此实现长期稳定的膜过滤运行。
为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具有以下技术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丽株式会社,未经东丽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2667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含有机物的废水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甲烷发酵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