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热控制衬垫印刷墨水转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27323.1 | 申请日: | 2017-05-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9580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发明(设计)人: | 本杰明·S·阿德纳;伊恩·贝德福德;迈克尔·E·比瑟尔;亚力克·J·格伦贝格 | 申请(专利权)人: | 墨杯现在公司 |
主分类号: | B41F17/00 | 分类号: | B41F17/00;B41F16/00;B41F16/02;B41F17/38 |
代理公司: | 上海尚宝律师事务所 31372 | 代理人: | 张力允;张宏佐 |
地址: | 美国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控制 衬垫 印刷 墨水 转移 装置 | ||
一种被安排成允许把多层墨水从墨水来源(26)转移并且施加到墨水接收构件(14)之中和之上的衬垫印刷机器(10)。衬垫印刷机器(10):用于在外围封装可吸收墨水图样的深度增强的墨水阱(26)(深度是大约0.0015到大约0.0035英寸);垂直并且水平可移位的温度控制的墨水转移印刷衬垫(30);以及用于支撑墨水接收可印刷物品构件(18)的温度控制的可印刷物品支撑印刷夹具(16),以便允许多层墨水在由印刷衬垫(30)拾取之后被作为一层同时转移,并且相反地作为多层同时被施加到支撑印刷夹具(16)上的墨水接收可印刷物品构件(18)之中和之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更具体来说涉及一种用以生成可转移涂层(墨水沉积)以用于通过衬垫转移印刷处理而施加在需要装饰的吸收性、非吸收性和多孔表面上的装置,其中与使用传统的衬垫转移印刷技术所能实现的情况相比需要更加高度不透明的图像。
背景技术
衬垫转移印刷技术已被使用多年,并且是在平坦(更重要的是三维)产品的装饰和加商标(branding)的过程中所利用的一种常见的印刷形式。在美国专利7,498,277B2中可以看到表示现有技术的基本专利。衬垫转移印刷处理使用允许把图像从雕刻印刷平板(铅板)转移到需要装饰的表面的组件组合。这些组件包括印刷平板、印刷衬垫和墨水,所述组件在蒸发处理中一起工作,从而允许墨水从平板转移到印刷衬垫,并且最终从印刷衬垫转移到需要装饰的表面。
针对印刷衬垫处理的一种现有技术概念包括在墨水阱处的墨水图样拾取与该墨水图样从印刷衬垫到待印刷物品上的沉积之间,将温暖的空气吹在印刷衬垫上。所吹的该空气使得印刷衬垫变暖,但是着墨的印刷衬垫的表面温度是不均匀的,并且难以控制。对装载有墨水的印刷衬垫的这样的吹气处理导致润湿墨水的蒸发,从而导致单个墨水层,并且在把墨水施加到印刷物品时还在墨水的沉积中产生不均匀性。
因此,当前的现有技术系统在吸收性和多孔表面上产生适当的不透明图像的能力受到限制。这一限制是相对于可以包含在传统的平板蚀刻深度中的颜料的最大数量以及墨水在转移到墨水衬垫(inkpad)上和从墨水衬垫转移时的润湿特性全部二者。
通过理解印刷平板包含对于获得不透明图像所必要的颜料体积的理论容量以及在把润湿墨水转移到吸收性表面时所获得的结果,这一点会得到最佳地解释。
衬垫印刷墨水是构成墨水配方的树脂或结合剂(无着色剂)、颜料(包含着色剂)以及溶剂(无着色剂)的混合物。现有技术把最大可工作图像蚀刻深度限制在0.0015-0.0018范围内。大于该范围的图像蚀刻深度将不支持现有技术系统的墨水拾取和转移。
此外,在现有技术限制下生成的润湿墨水缺少足以生成不透明图像的颜料数量。此外,这些润湿墨水薄膜在转移到印刷表面时将其自身重构成全湿的配方,从而导致颜料的吸收和不透明度的损失,特别在更深色的表面上印刷更浅的颜色时尤其是如此。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墨水衬垫转移系统,其允许按照可控的方式并且在单个操作步骤中从所蚀刻的墨水阱转移到可印刷物品的多层或双层墨水转移安排。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使得双层或多层墨水具有高不透明度的显示层。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把该双层或多层墨水施加到具有可附着的可印刷物品高吸收层的印刷物品。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制造印刷物品,所述物品上具有一步多层墨水转移安排。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制造印刷物品,所述印刷物品具有物品可吸收层以及邻接的、内容不同的、更稠密的、通常被施加成向外显示的不透明层。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通过单次印刷衬垫递送运动制造具有物品可吸收层以及邻接的、内容不同的、更稠密的、通常被施加成向外显示的不透明层的印刷物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墨杯现在公司,未经墨杯现在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2732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