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细微气泡产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28282.8 | 申请日: | 2017-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5299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9 |
发明(设计)人: | 内山具典;岩田宜之;小嵨健司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芝生活电器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01F5/06 | 分类号: | B01F5/06;B01F3/04;D06F17/12 |
代理公司: | 北京鸿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7 | 代理人: | 温剑;陈英俊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细微 气泡 产生器 | ||
细微气泡产生器具备:本体部,所述本体部具有连接入口部与出口部并且使液体能够经过的流路;以及碰撞部,与本体部一体地形成,通过局部地缩小流路的截面积来使经过流路的液体中产生细微气泡。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细微气泡产生器。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通过局部地缩小水等的液体流动的流路的截面积来迅速地对经过该流路的液体进行减压,由此使液体中的溶存空气析出,从而产生细微气泡的技术。在这种情况下,例如有通过在形成流路的部件上旋入喷嘴,并使喷嘴的顶端部突出到流路内,来局部地缩小流路的截面积的技术。
然而,在这种以往技术中,需要对形成流路的部件安装喷嘴,组装所需的工序数增加。另外,需要在安装喷嘴后,调整喷嘴的突出量。因此,在以往的技术中,细微气泡产生器的组装与调整工作量大。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4044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因此,提供一种细微气泡产生器,其极力地削减组装与调整的工作量,并且便于操作。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方案
实施方式的细微气泡产生器具备:本体部,所述本体部具有连接入口部与出口部并且使液体能够经过的流路;以及碰撞部,与所述本体部一体地形成,通过局部地缩小所述流路的截面积来使经过所述流路的液体中产生细微气泡。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作为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细微气泡产生器的应用对象的一例的滚筒式洗衣机的图。
图2是示出作为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细微气泡产生器的应用对象的一例的纵型洗衣机的图。
图3是示出将第一实施方式的细微气泡产生器组装到注水盒中的状态的局部剖面图。
图4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细微气泡产生器的剖面图。
图5是放大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细微气泡产生器中沿图4的X5-X5线的截面的图。
图6是放大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细微气泡产生器中沿图4的X6-X6线的截面的图。
图7是相对于图5区别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细微气泡产生器中的间隙区域、狭缝区域以及分割区域的图。
图8是放大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细微气泡产生器中图7的狭缝区域的宽度尺寸的、相当于图7的图。
图9是缩小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细微气泡产生器中图7的狭缝区域的宽度尺寸的、相当于图7的图。
图10是概念性地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细微气泡产生器中狭缝区域的宽度尺寸以及长度尺寸与在碰撞部中产生的细微气泡的个数、流量以及尺寸之间的相关关系的图。
图11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中构成细微气泡产生器的材料的一例以及其物理特性的图。
图12是放大示出第二实施方式的细微气泡产生器中沿图4的X5-X5线的截面的图(相当于图5的图)。
图13是放大示出第二实施方式的细微气泡产生器中沿图4的X6-X6线的截面的图(相当于图6的图)。
图14是相对于图12区别示出第二实施方式的细微气泡产生器中的间隙区域、狭缝区域以及分割区域的图(相当于图7的图)。
图15是放大示出第三实施方式的细微气泡产生器中沿图4的X5-X5线的截面的图(相当于图5的图)。
图16是放大示出第三实施方式的细微气泡产生器中沿图4的X6-X6线的截面的图(相当于图6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芝生活电器株式会社,未经东芝生活电器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2828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