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声音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780029055.7 | 申请日: | 2017-05-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558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4 |
发明(设计)人: | R·N·利托维斯基;C·S·威廉姆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伯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1/28 | 分类号: | H04R1/28;H04R1/34;H04R5/02;H04R5/033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王茂华;丁君军 |
地址: | 美国马***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波导 颈环 声学驱动器 声学耦合 声音出口 声音设备 后开口 开口 颈部 佩戴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声音设备(10),其具有颈环(12),该颈环被构造和布置成围绕使用者的颈部(N)佩戴。颈环(12)包括外壳(13),该外壳具有第一声波导(110)和第二声波导(160),第一声波导具有第一声音出口开口(50),第二声波导具有第二声音出口开口(40)。存在声学耦合到第一波导(110)的第一后开口式声学驱动器(14)以及声学耦合到第二波导(160)的第二后开口式声学驱动器(16)。
背景技术
本公开涉及声音设备。
头戴式耳机具有放置在耳朵上、耳朵上方或耳朵里的声学驱动器。因此,它们在一定程度上难于佩戴,并且可降低使用者听到环境声音的能力。
发明内容
下文提及的所有示例和特征均可以技术上可能的方式组合。
本发明的声音设备在耳朵上、耳朵上方或耳朵里没有声学驱动器的情况下将高质量声音引导到每只耳朵。该声音设备被设计成围绕颈部佩戴。该声音设备可包括具有外壳的颈环。颈环可具有“马蹄形”或大致“U”形形状,具有两个支腿,这两个支腿放置在锁骨上方或附近,以及放置在颈部后方的弯曲中心部分。该声音设备可具有两个声学驱动器;在外壳的每个支腿上各有一个声学驱动器。驱动器可位于使用者耳朵的预期位置下方,其声音轴指向耳朵。该声音设备可还包括外壳内的两个波导,每个波导均具有在耳朵下方、靠近驱动器的出口。一个驱动器的背面可声学耦合到一个波导的入口,并且另一个驱动器的背面可声学耦合到另一个波导的入口。每个波导可具有一个端部,为该端部馈电的驱动器位于一只耳朵(左侧或右侧)下方,以及位于另一只耳朵(右侧或左侧)下方的另一个端部(开口端)。
波导可在外壳内彼此折叠。波导可被构造和布置,使得每个波导的入口和出口位于外壳的顶面。波导可被构造和布置,使得每个波导沿其长度具有大致一致的横截面积。波导可被构造和布置,使得每个波导从一个驱动器的正后方开始,沿着外壳在颈环的相邻支腿中的顶部部分向下延伸到该支腿的端部,向下转到外壳的底部部分,并且转动180度以使支腿往回延伸,然后跨过中心部分并从另一个支腿的顶部部分向下,返回到位于另一个驱动器正后方的出口。每个波导可以在颈环的中心部分中从外壳的底部部分到顶部部分翻转位置。
在一个方面,一种声音设备包括被构造和布置成围绕颈部佩戴的颈环。该颈环包括外壳,该外壳具有第一声波导和第二声波导,该第一声波导具有第一声音出口开口,该第二声波导具有第二声音出口开口。存在声学耦合到第一波导的第一后开口式声学驱动器和声学耦合到第二波导的第二后开口式声学驱动器。
实施方案可包括下列特征中的一个,或它们的任何组合。第一和第二声学驱动器可以被驱动,使得它们在光谱的至少一些上发出异相的声音。第一后开口式声学驱动器可由外壳承载并且具有大致指向使用者的一只耳朵的预期位置的第一声轴,并且第二后开口式声学驱动器可也由外壳承载并且具有大致指向使用者的另一只耳朵的预期位置的第二声轴。第一声音出口开口可位于第二声学驱动器附近,并且第二声音出口开口可位于第一声学驱动器附近。每个波导可使其一端的对应声学驱动器位于头部的一侧并且在相邻耳朵附近和下方,并且另一端通向其声音出口开口,位于头部的另一侧并且在另一只相邻耳朵附近和下方。
实施方案可包括上面或下面的特征中的一个,或它们的任何组合。外壳可以具有外壁,并且第一和第二声音出口开口可以被限定在外壳的外壁中。波导可以均由外壳的外壁和外壳的内壁限定。外壳的内壁可以沿着纵向轴线放置,该内壁沿其长度扭转180°。颈环可以是大致“U”形的,具有中心部分以及第一和第二支腿部分,第一和第二支腿部分从中心部分下垂并且具有间隔开以限定颈环的开口端的远侧端部,其中外壳内壁中的扭曲位于颈环的中心部分。外壳的内壁可以是大致平坦的并且位于两个声音出口开口下方。外壳的内壁可以包括位于每个声音出口开口下方的凸起的声音转向器。外壳可以具有当使用者佩戴时面向耳朵的顶部,并且其中第一和声音出口开口被限定在外壳的顶部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伯斯有限公司,未经伯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2905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