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拒水处理剂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29893.4 | 申请日: | 2017-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5390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4 |
发明(设计)人: | 松村达也;桥本贵史 | 申请(专利权)人: | 明成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9K3/18 | 分类号: | C09K3/18;C08G18/80;D06M13/02;D06M13/395;D06M15/564;D06M15/643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朱丹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处理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无氟拒水剂,其能够对广泛种类的纤维赋予优异的初始拒水性、以及拒水性的洗涤耐久性。本发明的拒水处理剂由混合乳剂构成,是不含有含氟的成分的水系乳剂,上述混合乳剂含有拒水成分、及能够与该拒水成分反应的交联成分,上述混合乳剂在1个粒子中含有两成分而成。上述交联成分优选为封端异氰酸酯。上述拒水处理剂的固体成分中,优选上述拒水成分为20~90质量%,上述交联成分为10~80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以对纤维赋予拒水性的拒水处理剂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为了对纤维赋予拒水性,业界使烃系化合物、有机硅系化合物、氟系化合物或氯系化合物等在纤维表面上进行取向,而使纤维表面的表面张力低于水的表面张力。这些之中,氟系化合物多被用作能够对纤维赋予高拒水性的拒水成分,但存在含有会对环境或人体造成影响的PFOA(全氟辛酸)的情况,因此,正在开发不含PFOA、此外不含氟系化合物的拒水剂(无氟拒水剂)。
另外,关于拒水剂,众所周知在谋求拒水性的洗涤耐久性时,为了提高拒水性的洗涤耐久性而并用交联剂。作为交联剂,例如异氰酸酯系、封端异氰酸酯系、环氧系、碳二亚胺系、噁唑啉系、乙二醛系及三聚氰胺系化合物等是公知的。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通过将氨基改性硅酮的乳剂、与多官能封端异氰酸酯的乳剂等并用进行处理,而对各种材料赋予耐久性优异的拒水性。专利文献1的发明中,公开了如下方法:将分别制备的氨基改性硅酮的乳剂与封端异氰酸酯的乳剂掺合后使用;或在加工浴中进行掺合而使用。然而,还公开有根据纤维种类的不同,而自初始无法赋予充分的拒水性的情况。
另一方面,在专利文献2中,作为拒水拒油性及其洗涤耐久性优异的处理剂,公开有:包含含有于α位进行了取代的多氟烷基的(甲基)丙烯酸酯、与封端异氰酸酯而成的拒水拒油剂组合物。专利文献2的实施例中,通过于封端异氰酸酯的存在下,使含氟的聚合性单体与改性硅酮进行乳化、聚合,而获得上述组合物。专利文献2的组合物以含氟为前提,而并非有关无氟拒水剂的发明。
另外,专利文献3中,作为具有低温固化性、同时实现柔软性与洗涤耐久性的纤维处理剂,公开有:使含有氨基的有机聚硅氧烷70~98质量份与特定的封端异氰酸酯2~30质量份共存并进行乳化而得的有机硅乳剂组合物。专利文献3的实施例中公开:将氨基改性硅酮90~97份与封端异氰酸酯3~10份搅拌混合而得的有机硅组合物其低温固化性优异,于25℃放置1天后具有良好的外观,另外,1次洗涤后的有机硅残存量为50%以上。然而,并未提及作为拒水剂的使用或功能,另外,未确认到对于多次洗涤的洗涤耐久性。
专利文献4中,作为用以使表面处理剂的拒水性或耐久性提高、降低氟系聚合物的使用量的组合物,公开有:使(a)具有异氰酸酯基的化合物与(b)脱水山梨糖醇脂肪酸酯、柠檬酸烷基酯、季戊四醇脂肪酸酯等可与异氰酸酯反应的化合物进行反应而得的氨基甲酸酯化合物。并公开如下方法:为了对纤维进行处理,将获得的氨基甲酸酯化合物制成乳剂,另外,为了显出洗涤耐久性,而并用另外制备的封端异氰酸酯的乳剂而进行加工。根据专利文献4的实施例、比较例而显示出:仅经不含氟系聚合物的上述组合物处理的布帛存在拒油性低、洗涤耐久性差的情况。
专利文献5公开有一种组合物,其为用以对基材赋予拒水性的无氟组合物,该无氟组合物通过使(a)含有异氰酸酯基的化合物与(b)可与异氰酸酯基反应的特定的化合物进行反应的工序而获得。作为(b)可与异氰酸酯基反应的化合物,公开有:脱水山梨糖醇脂肪酸酯(脱水山梨糖醇的脂肪酸酯等)、柠檬酸烷基酯、季戊四醇脂肪酸酯。专利文献5的实施例中公开:若用使用表面活性剂将异氰酸酯成分与脱水山梨糖醇脂肪酸酯的反应物乳化而得的水系乳剂对布帛进行处理,则可获得拒水性。另外,关于洗涤耐久性,则并无公开。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59609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表2013-511574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5-199887号公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明成化学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明成化学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2989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