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二次电池及其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80030786.3 | 申请日: | 2017-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554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4 |
发明(设计)人: | 高原洋一;西龟正志;森恭一;藤井武;松冈正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日立高新技术高精细系统 |
主分类号: | H01M10/04 | 分类号: | H01M10/04;H01M2/26;H01M2/34;H01M4/02;H01M4/04;H01M4/13;H01M4/139;H01M10/0562;H01M10/0565;H01M10/0585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陈彦;宋海花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二次电池 电极箔 正极 负极 电极层 绝缘层 电解质层 层叠体 电极组 隔板层 电极 短路 制造 覆盖 | ||
本发明提供二次电池及其制造方法,所述二次电池是在电极箔上隔着电极层来形成隔板层或电解质层的二次电池,防止在电极的切断部、与由负极和正极的层叠体引出的电极箔之间的短路发生。作为其方法,在具有将负极和正极交替地多个层叠而成的电极组的二次电池中,通过利用绝缘层来覆盖构成从正极引出的电极箔的附近的负极的端部的电极层和电极箔从而进行保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二次电池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伴随着便携型电子设备的发展,作为这些便携型电子设备的电力供给源,使用了能够反复充电的小型二次电池。其中,能量密度高,循环寿命长的同时,自放电性低,并且工作电压高的锂离子二次电池受到关注。由于锂离子二次电池具有上述优点,因此经常用于数字照像机、笔记本型个人计算机、便携电话等便携型电子设备。
此外,今后代替锂离子二次电池,固体电池也受到关注。作为这些二次电池的主要部件的电极组采用夹持隔板层或电解质层,正极和负极交替地层叠而成的构成。
在夹持隔板层或电解质层来将正极和负极进行层叠的情况下,有在隔板层或电解质层与电极之间夹入异物的可能性,成为内部短路的原因。以防止内部短路为目的,提出了在电极层上形成隔板层或电解质层的方法。在电极层上形成有隔板层或电解质层的情况下,有时发生由电极的层叠不齐引起的内部短路。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196781号公报)中公开了,为了防止由层叠不齐引起的内部短路,与正极活性物质层相接的区域被一体的绝缘层被覆的结构。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19678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专利文献1是防止正极活性物质与负极的短路的结构,但在正极的电极箔变形了的情况下,没有成为防止正极的电极箔与负极的电极箔的端部之间的短路的结构。因此,有时在正极的电极箔与负极的电极箔的端部之间发生短路。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防止正极的电极箔与负极的电极箔的端部之间的短路发生的方法。
本发明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和新的特征可能由本说明书的记述和附图变得明确。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法
本申请中公开的实施方式中,如果简单地说明代表性的实施方式的概要,则如下所述。
代表性的实施方式涉及的二次电池是在具备上下表面被电极层、隔板层或电解质层覆盖的电极箔的电极中,电极箔和电极层各自的端部被绝缘层覆盖的二次电池。
其它实施方式中的二次电池的制造方法是形成上下表面被电极层、隔板层或电解质层覆盖,端部被绝缘层覆盖的电极的方法。
发明的效果
根据代表性的实施方式,可以防止二次电池中的内部短路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作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二次电池的截面图。
图2为表示锂离子二次电池的结构的示意图。
图3为作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二次电池的电极制造用的涂布装置的示意图。
图4为表示作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二次电池的制造方法的平面图。
图5为表示作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二次电池的制造方法的截面图。
图6为表示接着图5的二次电池的制造方法的截面图。
图7为表示接着图6的二次电池的制造方法的截面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日立高新技术高精细系统,未经株式会社日立高新技术高精细系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3078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