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含钛材料细粒的团聚在审
申请号: | 201780030994.3 | 申请日: | 2017-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538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4 |
发明(设计)人: | N·G·伯纳德;J·M·布尔蒂图德-保罗;R·W·富兰克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艾绿卡资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C1/36 | 分类号: | C09C1/36;B01J2/28 |
代理公司: | 上海一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66 | 代理人: | 马莉华 |
地址: | 澳大利亚西*** | 国省代码: | 澳大利亚;AU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细粒 团聚体 纤维素衍生物 多糖胶 团聚 二氧化钛材料 粘合剂 二氧化钛 高温气流 含钛材料 氯化 加热 | ||
1.一种主要为二氧化钛材料的细粒的微团聚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细粒通过多糖胶或纤维素衍生物结合在微团聚体中,并且其中所述微团聚体已在250-600℃的温度范围内加热,使得当所述微团聚体经受与氯化过程相当的高温气流条件时,所述多糖胶或纤维素衍生物是所述细粒的有效主要粘合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团聚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团聚体已在275-350℃的温度范围内加热和/或所述微团聚体在所述温度范围内加热0.1-2小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微团聚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糖胶或纤维素衍生物是黄原胶、羧甲基纤维素(CMC)和聚阴离子纤维素(PAC)中的一种或多种。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微团聚体,其特征在于,每个细粒颗粒通过所述多糖胶或纤维素衍生物的网与至少两种其它细粒颗粒结合,由此所述多糖胶或纤维素衍生物形成牢固粘合所述微团聚体中的颗粒的织带网。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微团聚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网具有最小厚度基本上小于各自的结合细粒的尺寸的各自的纵向中心区域。
6.根据权利要求5的所述微团聚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中心区域的最小厚度为0.1-10μm。
7.根据权利要求5的所述微团聚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中心区域的最小厚度为0.5-5μm。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微团聚体,其特征在于,每个网在其每个端部处扇出以沿着延伸的接触线连接各自的细粒。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微团聚体,其在所述加热之前或同时在连续高剪切混合器中形成,所述混合器将混合和团聚结合在单个单元中。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微团聚体,其尺寸为125-5,000μm。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微团聚体,其特征在于,结合在所述微团聚体中的所述细粒颗粒的尺寸为10-250μm。
12.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微团聚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糖胶或纤维素衍生物的比例相对于所述细粒和所述多糖胶或纤维素衍生物的总重量的2-10%。
13.一种颗粒材料,其包含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的微团聚体。
14.根据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微团聚体或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颗粒材料,其中所述细粒包含金红石或合成金红石。
15.一种团聚主要为二氧化钛的材料的细粒的方法,包括:
将细粒形成微团聚体,其中所述细粒通过多糖胶或纤维素衍生物结合在微团聚体中,并且
将所述微团聚体在250-600℃的温度范围内加热,使得当所述微团聚体经受与氯化过程相当的高温气流条件时,所述多糖胶或纤维素衍生物是所述细粒的有效主要粘合剂。
16.根据权利要求15的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团聚体的加热温度范围为275-350℃,和/或所述微团聚体在所述温度范围内的加热时间为0.1-2小时。
17.根据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糖胶或纤维素衍生物是黄原胶、羧甲基纤维素(CMC)和聚阴离子纤维素(PAC)中的一种或多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艾绿卡资源有限公司,未经艾绿卡资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30994.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