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交通工具用座椅的框架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31720.6 | 申请日: | 2017-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5334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2 |
发明(设计)人: | 藤田悦则;中村实;谷水健一;黑本昌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德鱼塔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N2/16 | 分类号: | B60N2/16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刘文海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交通工具 座椅 框架结构 | ||
提供能够对冲击力发挥高的强度的交通工具用座椅的框架结构。靠近交通工具的中央的位置的前部连杆(151)由两块连杆板(1511、1512)构成,且各连杆板(1511、1512)架设于在对应的座垫侧框架(11)设置的上部连结轴(112c)和在滑座(40)的上导轨(42)设置的固定托架(422)的下部连结轴(423),且配设于将座垫侧框架(11)和上导轨(42)的固定托架(422)夹着的两侧。由两块连杆板(1511,1512)支承的座垫侧框架(11)通过以双支承的方式支承于导轨(42),从而强度变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动车、飞行器、列车、船舶等交通工具用座椅的框架结构。
背景技术
从省能量的观点出发,为了改善燃料经济性而始终要求交通工具用座椅的轻量化。目前为止,本发明者们提出了各种与交通工具用座椅的轻量化相关的技术的方案。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如下技术:通过使用也与原材料有关的板厚为1.8mm以下、优选为1.2mm以下或者1.0mm以下这样的薄壁的金属板的框架,来实现轻量化。另外,也公开了在使用这些薄壁的金属板的同时,为了达到规定的强度,对侧框架等必要的部位实施热处理(淬火)的技术。并且,电提出了以下方案:座椅座垫部的侧框架通过配设于前部的前部连杆及配设于后部的后部连杆而分别与滑座的上导轨连结,并通过升降机构的齿轮、与上述后部连杆连接的中继连杆等的组合来局部地形成桁架结构部,从而提高强度。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WO2014/02762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由于前面碰撞等而后方的堆放物向前方飞出,当向前面座位的座椅靠背部输入大的冲击力时,除了作为输入点的靠背框架以外,远离输入点的座垫框架的前部连杆、或者靠背框架与座垫框架的分界附近等被作用有大的力,从而容易产生变形。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做出的,其课题在于提供一种提高容易受冲击力的影响的部位、特别是由于后方的堆放物向前方的飞出而容易受到影响的部位的强度的交通工具用座椅的框架结构。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交通工具用座椅的框架结构具备座椅座垫部用的座垫框架、与所述座垫框架的后部连结的座椅靠背部用的靠背框架、以及进行所述座垫框架的高度调整的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
构成所述座垫框架的左右的座垫侧框架分别经由通过所述升降机构进行转动的前部连杆及后部连杆而支承于左右的滑座的各上导轨,并且,
所述左右的前部连杆中的至少一方的前部连杆由多块连杆板构成,所述多块连杆板的上部与在所述座垫侧框架设置的上部连结轴连结,且下部与在所述上导轨设置的下部连结轴连结,所述多块连杆板配设于将所述座垫侧框架和所述上导轨夹着的两侧。
优选为,所述至少一方的前部连杆为靠近交通工具的中央的前部连杆。
优选为,在所述左右的前部连杆所连结的所述左右的滑座的各上导轨的至少一方中的设置有所述下部连结轴的部位,设置有朝外突出的凸缘部。
优选为,在所述座垫侧框架、构成所述靠背框架的靠背侧框架、以及跨所述座垫侧框架及所述靠背侧框架这两者而配设的连结托架中的至少任一方形成有加强筋部。
优选为,对所述座垫框架、所述靠背框架、以及跨所述座垫框架及所述靠背框架这两者而配设的连结托架中的至少任一方局部地实施热处理。
发明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德鱼塔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德鱼塔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3172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铁路架空线路的自动定位的系统
- 下一篇:幼儿车座装置的脚靠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