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化妆品基材以及含有该化妆品基材的化妆品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32767.4 | 申请日: | 2017-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1061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30 |
发明(设计)人: | 吉冈正人;富久翔太;本间悠太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成和化成 |
主分类号: | A61K8/898 | 分类号: | A61K8/898;A61K8/11;A61Q1/00;A61Q17/04;A61Q19/0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王永红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化妆品 基材 以及 含有 | ||
在油相和水相的乳化状态的界面处使甲硅烷基化氨基酸与硅烷化合物共缩聚从而形成壁膜,并将油相或水相任一者的分散相作为胶囊的内包物从而制造微小胶囊,由此提供可用于能够以高含有率含有内包物质、而且随时间推移内包物质的渗出少、源于胶囊的壁膜的气味少、配合至化妆品时不产生凝聚、沉淀等保存稳定性优异、而且制造容易的化妆品、准药品、药品的微小胶囊和配合了微小胶囊的化妆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化妆品、准药品、药品等的已经内包的微小胶 囊(微胶囊)以及含有该已经内包的微小胶囊的化妆品。进一步详 细而言,涉及制造容易、并且内包物几乎不渗出,而且不发生胶囊 彼此的凝聚导致的沉淀等稳定性极高、并且几乎没有源于胶囊的壁膜的气味的已经内包的微小胶囊以及包含其的化妆品。
背景技术
以往,将药剂等内包于胶囊中的已经内包的微小胶囊广泛应用 于化妆品和医用品。在化妆品领域中,例如,作为以下目的而使用: 即将存在若与肌肤接触则容易引起炎症等问题的活性成分密封在微 小胶囊中使其不与肌肤直接接触(专利文献1等)、缓慢地释放香 料等内包物从而使其成分的效果长期发挥(专利文献2等)。
作为构筑胶囊的壁膜的成分(壁材),可以使用蛋白质、多糖 类等天然物质、丙烯酸系聚合物等,也可以使用生物体稳定性高的 硅酮系物质。本发明人等也开发了将甲硅烷基化的肽和硅烷化合物 的共缩聚物作为壁材、并内包紫外线吸收剂等油性物质的微小胶囊 (专利文献3和4)。该将甲硅烷基化的肽和硅烷化合物的共缩聚 物作为壁材的微小胶囊因壁膜致密,内包物渗出较少,经时稳定性 优异,所以广泛用于化妆品领域。
在化妆品领域中,以使药剂不与肌肤直接接触为目的进行胶囊 化时,必须制备壁膜以防止内包的药剂从胶囊渗出。另一方面,内 包紫外线吸收剂等物质时,存在若使壁膜过厚则紫外线吸收能力等 降低、无法充分发挥吸收剂的能力这样的问题。另外,作为皮肤化 妆品使用时,胶囊粒径大的情况、和胶囊的粒度分布过宽的情况下, 还存在涂布至肌肤上时会给予异物感、容易发生化妆浮粉(浮白) 的问题。
此外,若在胶囊壁材上使用多糖类、蛋白质等天然高分子或其 水解物等,则还存在外部湿度给毛发、皮肤带来的粘腻感、产生源 于壁材的气味的问题。即使是将专利文献3和4中记载的甲硅烷基 化的肽与硅烷化合物的共缩聚物作为壁材的微小胶囊,由于在甲硅烷基化的肽的肽部使用了天然蛋白质,因此存在以下问题。
例如,存在大多天然蛋白质在酸性侧具有等电点,将其水解而 得的肽也容易在酸性侧发生凝聚、沉淀,以及容易与化妆品中并用 的阳离子性物质缔合而发生凝聚这样的问题。另外,也存在源于原 料的气味、分解蛋白质时产生的气味残留至最终阶段的问题。因此, 微小胶囊的制造中肽的制备时存在这样的问题:根据蛋白质的种类 而改变分解度,或者必须预先充分研究甲硅烷基化的肽与硅烷化合 物的共缩聚合时甲硅烷基化的肽与硅烷化合物的反应比例,制造变 得复杂。因此,期望解决如上所述的问题,开发能够容易地制造微 小胶囊的方法。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037713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10-277512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平11-221459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0-22533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内包物质的渗出少、几乎没有源 于壁材的气味、具有广泛的pH稳定性、配合至化妆品时不与共存 物发生缔合而稳定性优异、而且内包物的活性能够充分地发挥的已 经内包的微小胶囊,以及含有该已经内包的微小胶囊作为化妆品基 材的化妆品。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手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成和化成,未经株式会社成和化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3276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