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接触套筒在审
申请号: | 201780032896.3 | 申请日: | 2017-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967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1 |
发明(设计)人: | 于尔根·拉朋 | 申请(专利权)人: | ERNI制造有限两合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4/18 | 分类号: | H01R4/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徐金国;吴启超 |
地址: | 德国阿***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接触套筒 压接翼 绞线 剥离端部 接收区域 延伸 箭头形状 连续减小 夹紧 平行 指向 | ||
一种用于连接至少一条绞线的接触套筒,所述接触套筒具有接收区域,所述接收区域沿着平行于所述绞线延伸的中心线(14)而延伸,用于插入所述至少一条绞线的剥离端部,并且所述接触套筒具有两个压接翼(15a、15b),它们各自指向彼此,并且在弯曲时夹紧剥离端部。所述压接翼(15a、15b)具有相对于所述中心线以箭头形状在两个压接翼(15a、15b)上延伸的沟槽(13)。所述接触套筒的特征在于,每一个沟槽(13)从所述中心线(14)开始以连续减小的梯度向外弯曲。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连接具有如权利要求1的前言部分的特征的至少一条绞线的接触套筒。
背景技术
这种压接接触件来自例如DE 102013203796 A1。此外,从WO 2009/119514 A1中已知压接接触件。
电连接和端子夹也来自例如DE 3634099 C、JP 2003249284 A或WO 2009/096590A1。
具体地,具有沿着箭头形状延伸的沟槽的电动压接接触装置来自DE102013203796 A1,所述沟槽用作待接触的电缆端部的固定装置。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用于连接至少一条绞线的接触套筒,接触套筒具有在相对于中心线呈箭头形状的两个压接翼上延伸的沟槽,沟槽在从中心线开始并以连续减小的梯度弯曲的每一情况中向外延伸,所述绞线具有固定且气密地接触绞线的优点。绞线与非弯曲的沟槽相比以类似翼的方式延伸的曲线沟槽仍基本上更好地压在一起。申请人的广泛研究已显示了此点。
优选地,沟槽从中心线开始并延伸跨过压接翼,直到距压接翼的端部达预定距离或甚至直到压接翼本身的端部为止。
在一定程度上,沟槽以与鸟翼相同的方式以翼形的方式而运行。根据有利实施方式,在中心线的沟槽的切线的梯度相对于中心线具有83±2°的角度,并且切线的梯度朝着沟槽的边缘而减小,直到其形成与中心线约88±1°的端部角度。在压接翼在压接期间仅沿着短路线行进的中心线区域中,存在更大沟槽梯度,大于在卷曲过程期间沿着较长路线行进的压接翼的外边缘上的沟槽梯度。
纯粹在原理上,沟槽可形成为相对于中心线不对称,即在一侧上的沟槽可不同于另一侧上的沟槽而延伸。特别地优选的实施方式提供了沟槽相对于中心线对称地延伸。
沟槽的形成可以诸多不同的方式进行。有利的实施方式提供了沟槽是布置在接收区域的侧面上和面向绞线的压接翼的沟槽状的凹陷。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在图式中,并且在以下实施方式中更详细地解释。
图1示出了根据现有技术的具有压接翼的接触套筒。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接触压接区域的平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所示的接触套筒具有接触压接区域10,用于将线束10b与压接翼10a压在一起,并且具有绝缘压接区域11,用于将接触压接区域10固定在绞线12的绝缘体上。接触压接区域10具有接收表面12a。其与压接翼10a一起用于以固有的已知方式将线束10b压在一起。围绕绞线12的绝缘体的绝缘压接区域11被布置为附接接触压接区域10。绝缘压接区域11围绕并夹紧绞线12,并且由此用于固定绞线12和其应变释放。
在图2中所示的平面图中,具有两个压接翼15a、15b的接触压接区域15包括相对于中心线14布置成对称的沟槽13,沟槽13以与鸟翼相同的方式以翼形的方式弯曲。因此,曲率形成为使得沟槽的切线在中心线14的区域中与中心线14成角度αS。梯度恒定地减小到压接翼15a、15b的外部边缘,使得沟槽的梯度相对于在外部区域中的中心线14形成角度αE。
申请人的研究已表明了角度αS优选地为约83±2°,而角度αE为约88±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ERNI制造有限两合公司,未经ERNI制造有限两合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3289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