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功率器件用冷却器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33129.4 | 申请日: | 2017-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1987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5 |
发明(设计)人: | 久保田悦郎;平山智将;平野裕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轻金属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L23/36 | 分类号: | H01L23/36;H01L23/473;H01L25/07;H01L25/18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韩俊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功率 器件 冷却器 制造 方法 | ||
提供一种功率器件用冷却器的制造方法,能实现成本的低廉化,并且能理想地实现与装有功率器件的发热体的接合,此外能实现生产性的提高。在经由非腐蚀性焊剂和钎焊材料对构成冷却器的铝制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进行钎焊之后,通过湿式喷砂法将附着在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中的至少接合到装有功率器件的发热体的受热面上的焊剂残渣去除,在上述湿式喷砂法中,利用压缩空气对由中心粒径为4~250μm的多边形状的氧化铝粒子形成的研磨件与液体的混合物进行投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由在逆变器或转换器等功率转换器中使用的功率器件产生的热进行冷却的功率器件用冷却器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一般来说,在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空调等的逆变器控制或各种通用马达等的逆变器控制中使用的功率器件处理大功率,因此,发热增大。因而,需要将产生的热排出以对功率器件进行冷却。
作为现有的这种冷却器,已知一种冷却器,其是将铝制的两块板构件与夹在两块板构件间的铝制的翅片钎焊接合而成的(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然而,在这种冷却器中,接合到装有功率器件的发热体(功率模块)的冷却器的受热面为了降低其与发热体(功率模块)间的热阻,而需要确保表面的表面粗糙度。此外,例如,为了通过锡焊一体形成,需要使表面处于适合与发热体(功率模块)接合的稳定状态。
但是,若采用一般的钎焊方法、即采用了非腐蚀性焊剂和钎焊材料的非腐蚀性焊剂钎焊,则焊剂残渣会附着于表面,因此,在表面上会产生细微的凹凸,从而无法确保表面粗糙度。为此,通过利用机械加工对受热面进行切削,从而对表面粗糙度进行改善。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1-17156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然而,在利用机械加工对受热面进行切削的方法中,除了成本上升之外,还存在不适合大规模生产等担心。
本发明鉴于上述情况而作,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功率器件用冷却器的制造方法,能实现成本的低廉化,并且能理想地实现与装有功率器件的发热体的接合,此外,能实现生产性的提高。
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以功率器件用冷却器的制造方法为前提,其中,上述功率器件用冷却器包括:铝制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上述第一壳体和上述第二壳体彼此接合以在内部形成制冷剂流通空间;以及多个铝制的翅片,多个上述翅片配置在上述制冷剂流通空间内,并分别在相邻部分之间形成制冷剂流通路径,上述功率器件用冷却器被接合到装有功率器件的发热体,以对从上述功率器件产生的热进行冷却,技术方案1所记载的发明的特征是,包括:钎焊接合工序,在上述钎焊接合工序中,经由非腐蚀性焊剂和钎焊材料对上述第一壳体、上述第二壳体和上述翅片进行钎焊;以及焊剂残渣去除工序,在上述钎焊之后,在上述焊剂残渣去除工序中将上述第一壳体和上述第二壳体的表面的焊剂残渣去除,上述焊剂残渣去除工序是通过湿式喷砂法进行的,在上述湿式喷砂法中,利用压缩空气将由中心粒径为4~250μm的多边形状的氧化铝粒子形成的研磨件与液体的混合物投射到上述第一壳体和上述第二壳体的接合到上述发热体的受热面。在此,将研磨材料的中心粒径设为4~250μm的理由在于,中心粒径为4μm以上是焊剂残渣去除良好的区域,而中心粒径为250μm以下,则表面粗糙度为15μm以下,是与发热体的接合良好的区域。
通过如上所述构成,能在经由非腐蚀性焊剂和钎焊材料对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和翅片进行钎焊之后,通过上述湿式喷砂法将附着在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接合到发热体的受热面上的焊剂残渣去除,以使受热面的状态稳定,并确保表面粗糙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轻金属株式会社,未经日本轻金属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3312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