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排出容器在审
申请号: | 201780034896.7 | 申请日: | 2017-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115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05 |
发明(设计)人: | 坂本智;桑原和仁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吉野工业所 |
主分类号: | B65D47/20 | 分类号: | B65D47/20 |
代理公司: | 北京铭硕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6 | 代理人: | 齐雪娇;金玉兰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口部 内塞 间隔壁 排出盖 排出容器 外层体 抵接 变形抑制部 开关设置 内容物排 容器主体 外部气体 变形的 导入孔 流出孔 密封筒 内层体 内周面 排出口 前端部 外周面 下表面 阀体 减小 开口 容纳 包围 覆盖 配置 | ||
本发明的排出容器具备:容器主体(10),其具有设置有外部气体导入孔(12)的外层体(10a)和容纳于外层体(10a)的内侧的能够减小容积变形的内层体(10b);内塞(30),其具有覆盖口部(11)的开口的间隔壁(31)以及从间隔壁(31)的下表面突出而与口部(11)的内周面抵接的密封筒(32);排出盖(20),其具有供内容物排出的排出口(23)且以从外侧包围内塞(30)的方式安装于口部(11);以及阀体(40),其配置于内塞(30)与排出盖(20)之间,并开关设置于间隔壁(31)的流出孔(31a),内塞(30)或者排出盖(20)具有与口部(11)的前端部的外周面抵接的变形抑制部(25)。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备容器主体、配置于容器主体的口部的内塞、以及以包围内塞的方式安装于口部的排出盖的排出容器,所述容器主体具有设置有外部气体导入孔的外层体和容纳于外层体的内侧的能够减小容积变形的内层体。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将化妆水等化妆品、洗发水、沐浴露或液体肥皂、或者食品调味料、药品等作为内容物而容纳的排出容器,已知有具备由外层体和内层体构成的双层容器结构的容器主体、具有覆盖容器主体的口部的开口的间隔壁的内塞、以及具有供内容物排出的排出口且以包围内塞的方式安装于口部的排出盖的排出容器(参照专利文献1)。该排出容器构成为,在容器主体的口部,形成有贯通外层体的外部气体导入孔,将外部气体通过该外部气体导入孔导入到外层体与内层体之间的内部空间。另外,在排出盖的内侧,配置有开关设置于内塞的间隔壁的流出孔的阀体,该阀体允许内容物从容纳空间向排出口移动,并且阻止内容物和/或外部气体从排出口向容纳空间流入。
在这样构成的排出容器中,在对容器主体的瓶身部进行按压(挤压)而使内容物从排出口排出后,如果解除瓶身部的按压,则通过阀体来关闭流出孔,阻止内容物和/或外部气体从排出口向容器主体流入,并且通过将外部气体从设置于排出盖的吸气孔通过口部的外部气体导入孔而导入到外层体与内层体之间的内部空间,从而能够在使内层体减小容积变形的状态下使外层体复原到原来的形状。因此,能够使容器主体内的内容物在不与外部气体交换的情况下排出,由此能够使残留在容器主体的容纳空间内的内容物难以与空气接触而抑制其劣化、变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227175号公报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然而,在上述排出容器中,通过使从内塞的间隔壁的下表面突出的密封筒与口部的内周面抵接,从而提高该口部的开口处的气密性(密封性)。然而,在以杀菌等为目的而进行将加热到预定温度(例如85℃以上)的内容物填充到容器主体的容纳空间的热填充的情况下,通过因热量使口部变软而使口部向径向外侧变形,从而有可能在密封筒与口部的内周面之间产生间隙,气密性降低。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在内容物被热填充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气密性的降低的排出容器。
技术方案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做出的,本发明的排出容器的特征在于,具备:
容器主体,其具有设置有外部气体导入孔的外层体和容纳于该外层体的内侧的能够减小容积变形的内层体;
内塞,其具有覆盖该容器主体的口部的开口的间隔壁以及从该间隔壁的下表面突出而与上述口部的内周面抵接的密封筒;
排出盖,其具有供内容物排出的排出口且以从外侧包围上述内塞的方式安装于上述口部;以及
阀体,其配置于上述内塞与上述排出盖之间,且开关设置于上述间隔壁的流出孔,
上述内塞或者上述排出盖具有与上述口部的前端部的外周面抵接的变形抑制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吉野工业所,未经株式会社吉野工业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3489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