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漏液感应电缆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35004.5 | 申请日: | 2017-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1696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发明(设计)人: | 俞洪根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俞旻ST |
主分类号: | H01B7/32 | 分类号: | H01B7/32;G01M3/16;H01B7/17;H01B3/48;H01B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青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384 | 代理人: | 郑青松 |
地址: | 韩国京畿道安养市万安区电波***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感应 电缆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感应液体泄漏的漏液感应电缆及其制造方法,所述漏液感应电缆包括:电线芯,包括一个以上的导线与覆盖所述一个以上的导线的覆盖层;感应部,沿着所述电线芯的表面的长度方向结合;第一编织层,由非导电性纤维编织而成,并且覆盖所述感应部;其中,所述感应部具有比例于长度的电阻值,并且与所述液体反应改变输出电流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漏液感应电缆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在液体输送中利用储罐、地下或者室外管线,诸如原油、精炼石化产品或者诸如酸或碱的腐蚀性液体。在利用地下或者室外管线的情况下,可在管道、管道连接部以及阀门出现泄漏。因此,有必要感应管线的液体泄漏。
这种用于感应漏液的装置已公知了各种各样的装置。为了沿着管线的长通道感应诸如水或者有机溶剂或者腐蚀性液体的液体泄漏,可使用感应电缆。感应电缆可沿着管线内整体长度设置或者可设置在泄漏可能性大的部分。
现有的感应电缆通常包括相互隔离的第一以及第二导电体。
图1是示出美国注册专利US4,862,146的感应电缆的结构的图面。如图所示,感应电缆包括芯线1,所述芯线1包括:由用导电性聚合物涂层22包裹的金属芯线21构成的第一感应件20;由用导电性聚合物涂层32包裹的金属芯线31构成的第二感应件30;用绝缘有机聚合物套43包裹的金属芯线41构成的第一绝缘件40;由绝缘有机聚合物构成的第二绝缘件50。由遇烃膨胀的导电性聚合物层3被由玻璃纤维构成的限制部件4包裹。一对感应件20、30具有大小相同的直径,一对绝缘件40、50具有大小相同的直径,绝缘件40、50的直径比感应件20、30的直径大约1.5倍。绝缘件40、50与感应件20、30相互以设定间距隔离旋转的同时扭曲结合。当导电性聚合物层3与由烃构成的有机液体接触时开始膨胀,此时包裹导电性聚合物层3的限制部件4防止导电性聚合物层3向电缆外侧方向膨胀。据此,导电性聚合物层3接触于有机液体时向电缆内侧膨胀,进而使两个感应部件20、30接触以及连接。由于通过有机液体的物理化学反应导致导电聚合物层3膨胀效应,感应电缆检测有机液体接触,据此若相互不同的感应部件20、30相互短路出现电压下降,则可确认到感应到有机液体。
上述结构的感应电缆在接触有机液体的时,如果是挥发性比较高的诸如航空油、汽油、煤油、柴油、苯、甲苯等的有机液体的情况下,只在长时间暴露于相当量的液体时,导电性聚合物层3开始膨胀接触于内部的一对感应部件20、30,从而可感应有机液体的泄漏。即,有机液体中挥发性越高液体量越多,则感应电缆感应液体的时间越短,并且根据设置感应电缆的周边环境的温度,存在反应时间不固定的问题。据此,存在很难感应诸如低挥发性润滑油、高压液压油、绝缘油、光刻胶、燃料C油、动植物油等的有机液体与少量的有机液体的问题。而且,还存在如下的问题:在60℃以上的高温下经常发生非正常泄漏感应警报,并且在零下的低温下感应时间比常温下的液体感应反应时间慢数倍至数十倍。
另外,当大于额定负载的物理压力或的弯曲力作用于感应电缆外侧时,存在由玻璃纤维材料的编织层形成的限制部件4无法承受的问题,即使将绝缘件40、50与感应件20、30构成直径相差1.5倍,若大于额定的外部物理压力或者弯曲力加压导电性聚合物层3,则据此出现短路可出现发生非正常漏液感应警报的问题
另一方面,现有的薄膜型漏液感应传感器具有在基础薄膜层上形成导线并在该导线上覆盖保护层的结构。对于该结构的薄膜型漏液感应传感器,若设置在室外,则保护层容易在室外环境下受损,因此存在用于感应漏液的导线损坏的问题。
发明内容
(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公开的技术是为了解决如上所述的问题而提出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如下的漏液感应电缆:使由感应漏液的组合物构成的带状感应线以螺旋形态缠绕电线芯,并且用吸收漏液的无纺布和编织层覆盖,从而具有薄膜传感器与电缆传感器所有的优点,进而具有优秀的漏液感应性能,在外部环境下不被轻易损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俞旻ST,未经株式会社俞旻ST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3500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线束
- 下一篇:用于高外部压力应用的馈通件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