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适配于管状灯配件的管状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35027.6 | 申请日: | 2017-04-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1504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1 |
发明(设计)人: | 陶海敏;王毅;龙火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昕诺飞控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K9/27 | 分类号: | F21K9/27;F21V23/00;H05B45/30;H05B45/50;F21Y115/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郑立柱 |
地址: | 荷兰艾恩***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管状 配件 设备 | ||
本发明提供了固态(例如,LED)管状照明设备,其具有连接到每个端部处的连接引脚的引脚安全电路。驱动器电路被连接到引脚安全电路的输出。引脚安全电路各自包括TRIAC开关,该TRIAC开关被适于响应于连接引脚之间的电压而形成闭合开关。这提供了至少适合用于快速启动EM镇流器的引脚安全解决方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管状灯配件,并且特别地涉及在这种配件中所容纳的管状照明设备。
背景技术
固态照明(SSL)正在迅速成为许多照明应用中的规范。这是因为诸如发光二极管(LED)的SSL元件可以展示出优越的寿命和能量损耗,并且能够实现可控的光输出颜色、强度、波束展宽和/或照明方向。
管状照明设备广泛用于诸如用于办公室照明、用于零售环境、走廊内、酒店内等的商业照明应用中。传统管状灯配件在每个端部具有插座连接器,以用于在管状灯的每个端部与连接引脚进行机械连接和电连接。传统管状灯采用荧光灯管的形式。对于荧光管灯,配备有电子镇流器的灯具存在巨大的安装基座。镇流器电路在灯管的外部,并且包括镇流器(电感器)和启动器电路。镇流器、启动器电路和两对连接引脚形成闭合电路。在传统的荧光灯管中,每对连接引脚之间的加热灯丝完成电路。
目前,管状LED(“TLED”)固态灯可以用来直接取代传统荧光灯管。以此方式,可以在没有改变现有灯配件的费用的情况下,获得固态照明的优点。
图1示出了基本的已知管状固态灯10,其包括管状壳体12,管状壳体12在每个端部(仅示出一个端部)处具有端盖14。端盖14承载外部连接器16,外部连接器16以两个引脚的形式从端盖14的中心轴向每侧偏移,中心轴平行于管状壳体12的细长轴15。端盖14电连接到内部驱动器板和电路板,电路板将固态照明元件(例如,LED)安装在管状壳体12内。
图2A示出了标准荧光灯管灯具的基本电路。其包括辉光启动器17、镇流器18和市电AC源19。连同在管10的每个端部处桥接成对的接触引脚的灯丝线一起,形成闭合电路。诸如图2A中所示的基本电磁(EM)镇流器可以在市电频率操作,而电子镇流器具有以诸如20kHz的高频操作的电子部件。
图2A图示了如何安全地触碰荧光灯管的管的非连接端部。传统的荧光灯管可以毫无危险地插入这种带电市电器材中,因为在灯的两侧上的连接引脚通过灯的玻璃管和灯内的气体彼此电绝缘。灯的两个端部之间的电接触仅在灯内部的气体被点火时才建立,并且这仅在灯的两个端部都已经被插入灯具之后才可能。
将灯从灯具中取出将立即停止流过灯的电流以及灯中的气体放电,从而立即在灯的两个端部之间重新建立电绝缘。
然而,将TLED灯插入灯具中具有潜在的危险,因为可能在灯的另一端部已经被插入并且与危险电压接触的同时触碰灯的一端上的连接引脚。
典型的TLED改装灯包含LED PCB和LED驱动器PCB,它们在TLED的两个端部上的连接引脚之间提供很少的电绝缘。因此,将这种TLED插入带电市电器材中可能是危险的,因为在管的两个端部之间存在导电路径。
已经提出了各种引脚安全措施以克服该安全问题。这些引脚安全措施通常通过至少一个开关来中断TLED的两个端部之间的电连接,该至少一个开关仅在TLED的两个端部都被插入灯具中时闭合。
电引脚安全措施和机械引脚安全机构都是已知的。
在一个已知的电引脚安全解决方案中,仅从管的第一侧获取功率,而另一侧与第一侧隔离,并且在该另一侧上的两个引脚连接之间布置为短路。辉光启动器17(图2A)必须由内部带有桥接线和保险丝的虚拟启动器取代,以便闭合电流的回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昕诺飞控股有限公司,未经昕诺飞控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3502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开关模式电源识别
- 下一篇:树脂薄膜的剥离方法及装置、电子装置的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