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连接器嵌合检测结构和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35118.X | 申请日: | 2017-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1434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2 |
发明(设计)人: | 大石浩三;宫川知之;落合和之;藤平大辅;松田慎太郎 | 申请(专利权)人: |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R13/64 | 分类号: | H01R13/64;H01R13/52;H01R13/639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达共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586 | 代理人: | 张嵩;薛仑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器 嵌合 检测 结构 | ||
一对第一端子中的一个(19a)包括一端由第一壳体(15)支撑的弹簧构件(89)。接触部(95)形成于弹簧构件的自由端上,其接触一对第二端子中的一个(21a)。锁定臂(23)抵靠弹簧构件以移动接触部,并在锁定时使接触部与第二端子中的一个接触。第一端子中的另一个(19b)具有接触部,当连接器嵌合时其与第二端子的另一个(21b)接触,并设置为远离第一端子的一个。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接器嵌合检测结构和连接器。
背景技术
传统上,已知一种具有形成为相互嵌合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连接器的嵌合检测结构,具有一对接触部的检测端子配合该嵌合操作而由第一壳体支撑,并且可电连接到检测端子的一对接触部的一对配对端子由第二壳体(例如,参见专利文献1)支撑。
在嵌合检测结构中,当在两个壳体嵌合的情况下一对配对端子与检测端子的一对接触部接触并被引导时,连接到该对配对端子的检测电路输出检测信号以检测两个壳体是否已达到嵌合状态。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2015-26510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然而,在专利文献1的嵌合检测结构中,所述检测端子的一对接触部通过分叉相同的导体而形成。所以,当一对接触部之间的距离设定得短时,一对配对端子之间的距离也设定得短。结果是,当水滴等进入这一对配对端子之间时,该对配对端子会因为水滴短路。因此,即使壳体不处于嵌合状态,两个壳体的嵌合也可能被错误地检测。
本发明是基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高连接器的嵌合检测的可靠性。
对于技术问题的方案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连接器嵌合检测结构”的特征在于以下配置(1)至(3)。
(1)一种连接器嵌合检测结构,包括:
一对连接器,形成为能够相互嵌合;
所述一对连接器的一个连接器包括:
第一壳体;
锁定臂,弹性变形并由所述第一壳体支撑;
被锁定部,设置在锁定臂中;和
一对第一端子,成员彼此独立,设置在构成所述第一壳体的壁体上彼此不同的位置,并且在所述端子彼此电连接的状态下由所述第一壳体支撑,
所述一对连接器的另一个连接器包括:
第二壳体;
锁定部,设置在所述第二壳体中;和
一对第二端子,由所述第二壳体支撑,
其中,当所述一对连接器嵌合时,所述一个连接器的被锁定部越过所述另一个连接器的锁定部并与其锁定部卡合,
其中,所述一对第一端子和所述一对第二端子设置在当所述一对连接器嵌合时彼此可电连接的位置,
其中,当由所述一对第一端子检测到所述一对第二端子之间的导电时,则检测到所述一对连接器已嵌合,
其中,所述一对第一端子中的一个具有弹簧构件,
其中,所述弹簧构件的一端是由所述第一壳体支撑的固定端,其另一端是自由端,其中形成接触部以便与所述一对第二端子中的一个接触,
其中,所述一对第一端子中的另一个设置为当所述一对连接器嵌合时,与所述一对第二端子中的另一个接触并与一对第一端子中的一个分离,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矢崎总业株式会社;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矢崎总业株式会社;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3511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连接器、电子器件及电子设备
- 下一篇:连接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