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磁继电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35483.0 | 申请日: | 2017-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1401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1 |
发明(设计)人: | 箕轮亮太;森真吾;柿本俊行;池本和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欧姆龙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H50/54 | 分类号: | H01H50/54;H01H1/6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刘晓迪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磁 继电器 | ||
一种电磁继电器,具备:箱形的外壳(1)、一对固定端子(31a、31b)、板状的可动接触件(32)、一对固定触点(33a、33b)、一对可动触点(34a、334)、多个第一电磁部件(71a、71b)、第二电磁部件(72),多个第一电磁部件(71a、71b)在外壳(1)的一对固定端子(31a、31b)之间在第一方向(X方向)上相互具有间隙(92)且相互电独立地配置,并且相对于一对固定端子(31a、31b)电独立地固定,第二电磁部件(72)与多个第一电磁部件(71a、71b)的可动接触件(32)侧的移动方向(Z方向)的各自一端相对,并且在第二电磁部件(72)与多个第一电磁部件(71a、71b)之间具有间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磁继电器。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电磁继电器具备:在内部具有封闭空间的外壳、分别相互电独立地固定在外壳上的一对固定端子、设于封闭空间内并且与一对固定端子各自相对且以相对于一对固定端子的各个接近或离开的方式可移动的板状的可动接触件。在一对固定端子各个的位于封闭空间内的前端固定于固定触点。另外,在可动接触件上固定有以与一对固定触点的各个相对的方式配置的一对可动触点。
另外,所述电磁继电器设有第一电磁部件和第二电磁部件,第一电磁部件在外壳的一对固定端子之间相对于一对固定端子电独立地固定,第二电磁部件与第一电磁部件的可动接触件的移动方向上的一端相对,并且以不与第一电磁部件接触的方式固定在所述可动接触件上。在该电磁继电器中,若一对固定触点及一对可动触点接触而在可动接触件上流过电流,则产生通过第一电磁部件及第二电磁部件的磁通,在第一电磁部件及第二电磁部件之间作用电磁吸引力。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5559662号公报
在上述电磁继电器中,通过在第一电磁部件及第二电磁部件之间产生的电磁吸引力将在一对固定触点及一对可动触点接触而流经电流时产生的电磁反作用力抵消,由此来确保固定触点及可动触点间的接触可靠性。
但是,在一对固定触点及一对可动触点开闭时,由于在一对固定触点及一对可动触点间产生的电弧,伴随着一对固定触点及一对可动触点的接触及离开,由电弧的热而溶融的触点的粉末飞散(以下,将该飞散的触点的粉末称为飞散粉末)。若该飞散分明堆积在一对固定端子与第一电磁部件之间,则由于散射粉末的导电性,经由该散射粉末在一对固定端子之间形成短路路径,电磁继电器的绝缘性显著下降。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避免因飞散粉末而在一对固定端子间形成短路路径,能够确保绝缘性的电磁继电器。
本发明一方面的电磁继电器具备:
箱形的绝缘性的外壳,其在内部形成有封闭空间;
一对固定端子,其分别相互电独立地固定在所述外壳上,并且在所述封闭空间内分别具有固定触点配置面;
具有导电性的板状的可动接触件,其设于所述封闭空间内,具有与所述一对固定端子的所述固定触点配置面相对的第一面,且以所述第一面相对于所述一对固定端子的所述固定触点配置面接近、离开的方式可移动地配置;
一对固定触点,其分别设置在所述一对固定端子的所述固定触点配置面;
一对可动触点,其分别设置在所述可动接触件的所述第一面,与所述一对固定触点分别相对,随着所述可动接触件相对于所述一对固定端子接近而与所述一对固定触点分别接触,并且随着所述可动接触件相对于所述一对固定端子离开而从所述一对固定触点分别离开,
多个第一电磁部件,其在所述外壳的所述一对固定端子之间,在所述一对固定端子的排列方向即第一方向上相互具有间隙且相互电独立地配置,并且相对于所述一对固定端子电独立地固定,在沿着所述可动接触件的移动方向俯视时,分别在与所述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上延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欧姆龙株式会社,未经欧姆龙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3548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