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构建电能传输路径件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36758.2 | 申请日: | 2017-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1728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9 |
发明(设计)人: | 马克·施特姆勒;斯蒂芬·兰格 | 申请(专利权)人: | 耐克森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15/34 | 分类号: | H02G15/34;H01B12/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12 | 代理人: | 张凯;张杰 |
地址: | 法国库***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构建 电能 传输 路径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用于构建电能传递路径的方法,在该方法中使用至少一个超导线缆和包围该超导线缆的低温恒温器,该低温恒温器由两个彼此同心安置的金属管构成,在该金属管之间提供真空绝缘。该低温恒温器在组装状态下以其端部,如位于其中的超导线缆一样,连接在传递路径的固定部件上。在该低温恒温器的至少一个端部上将管体无缺口地与其连接,该管体以至少80°的角度弯曲,并且同样由两个彼此同心安置的金属管构成,在该金属管之间提供真空绝缘。从低温恒温器中突出的超导线缆在室温下这样安置在管体中,使得其至少在管体内管具有较大弯曲半径的壁的附近延伸。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构建电能传递路径的方法,在该方法中使用至少一个超导线缆和包围该超导线缆的低温恒温器,该低温恒温器由两个彼此同心安置的金属管构成,一个外部管和一个内部管,在该金属管之间提供真空绝缘,在该方法中,低温恒温器在组装状态下以其至少一个端部,如位于其中的超导线缆一样,连接在传递路径的一个固定部件上,其中具有弯曲形状的管体无缝连接在该低温恒温器上,该管体同样由两个彼此同心安置的金属管构成,一个外部管和一个内部管,在该金属管之间提供真空绝缘,并且在该方法中引导冷却剂通过低温恒温器以将线缆过渡至超导状态。
这种方法例如公开在EP2693584 A1中。
传递路径的固定部件可以为端部终端或者连接套环,通过其可以将传递路径的两个由低温恒温器和线缆组成的长度彼此连接。这种低温恒温器由两个管组成,其通过距离保持件彼此分离。这两个管彼此同心安置。“同心”这一概念在此也适用于低温恒温器的结构,在低温恒温器中,由于生产精度所限而不精准彼此平行延伸。
背景技术
超导线缆具有至少一个由在足够低的温度下过渡至超导状态的材料制成的电导体。合适的超导材料例如是基于稀土的氧化材料(ReBCO),尤其YBCO(钇-钡-铜-氧化物),或者BSCCO(铋-锶-钙-铜-氧化物)。为了使这种材料进入超导状态的足够低的温度例如在67K至110K之间。也有一些超导材料,例如二硼化镁,当其需过渡至超导状态时,需要冷却至更低的温度。对于所有这些材料合适的冷却剂例如为氮、氦、氖和氢或者这些物质的混合物。在运行具有至少一个超导线缆的结构时将其在低温恒温器中从室温大幅降温至工作温度,由此其由于热力学收缩而变短。为了保证传输路径的功能性,必须采取能够抵消线缆缩短的预防措施。
在根据EP 1720176 B1的方法中将超导线缆这样连接在低温恒温器中,使得其在室温下以波浪形或螺旋形延伸。由此得到的线缆相对于低温恒温器的过长部分通过十字形网络得以稳定,该网络与线缆点状相连。
EP 1617537 B1中给出一种方法,其用于构建具有敷设在低温恒温器中的超导线缆的装置,该超导线缆与一个端部终端终端相连。端部终端配有电导体,该电导体装备有管状的、具有径向弹性的褶片的、由导电材料制成的构件,在组装状态下将超导线缆的导体引入该构件中。在出现热力学引起的长度变化时,超导线缆的导体可以沿其纵向在该管状构件中滑动。
开头所提及的EP 2693584 A1涉及具有至少一个超导线缆和围绕该超导线缆的低温恒温器的结构,其中在该低温恒温器中装配有两个底端,在该底端之间提供具有弯曲形状的管件。这些底端优选用于相对于管件对称放置,为此目的,该管件弯曲180°或至少大约180°。在运行该结构时冷却安置在低温恒温器中的线缆,由此其变得更短。这里线缆贴靠在管件壁上并且将在将底端挤压到一起的方向中牵拉该管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简化开头所述用于构建电能传输路径的方法,并且在于改进使用在其中的超导线缆的热补偿。
根据本发明,该目的这样解决:
-使用这样的管体,该管体以至少180°的角度弯曲,并且以牢固密封的方式与低温恒温器连接,
-使用具有比所述低温恒温器的相应管的直径更大的直径的管用于管体的生产,并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耐克森公司,未经耐克森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3675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