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非生物胁迫耐性的植物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37148.4 | 申请日: | 2017-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1235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21 |
发明(设计)人: | 陈光武;杜成凤;高阳;梁尚武;吕贵华;毛冠凡;谭旭光;王昌贵;王国奎 | 申请(专利权)人: | 未名生物农业集团有限公司;先锋海外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15/29 | 分类号: | C12N15/29;A01H5/00;A01H5/10;A01H6/46;C12N15/82;C12Q1/6895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左路;林晓红 |
地址: | 100085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物 胁迫 耐性 植物 方法 | ||
1.分离的多核苷酸在促进植物开花时间中的应用,所述多核苷酸包括一种多核苷酸或所述多核苷酸的全长互补序列,其编码一种多肽,所述多肽的氨基酸序列为SEQ ID NO:16。
2.分离的多核苷酸在植物中通过增加所述多核苷酸的表达促进早开花时间的应用,所述多核苷酸包括一种多核苷酸或所述多核苷酸的全长互补序列,其编码一种多肽,所述多肽的氨基酸序列为SEQ ID NO:16。
3.根据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应用,其中所述多核苷酸由SEQ ID NO:14或SEQ IDNO:15的核苷酸序列组成。
4.一种提高植物耐旱性的方法,包括,与对照植物相比,增加所述植物中编码MBD2多肽的至少一个多核苷酸的表达,其中所述多核苷酸包括一种多核苷酸,其编码的多肽的氨基酸序列为SEQ ID NO:1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多核苷酸包括(a)一种多核苷酸,其核苷酸序列为SEQ ID NO:14;或(b)一种多核苷酸,其核苷酸序列为SEQ ID NO:15。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多核苷酸的表达通过以下步骤增加: (a)通过重组DNA构建体增加植物中编码MBD2多肽的多核苷酸的表达,其中所述重组DNA构建体包括与至少一个异源调控元件可操作连接的编码MBD2多肽的多核苷酸,其中所述多核苷酸编码多肽的氨基酸序列为SEQ ID NO:16;(b)增加编码多肽的内源多核苷酸的表达,所述多肽的氨基酸序列为SEQ ID NO:16。
7.一种与对照植物相比,提高水稻植物的籽粒产量方法,所述植物在正常灌水和/或胁迫条件下显示增加的籽粒产量,所述方法包括增加内源OsMBD2基因或OsMBD2同源基因在水稻植物的表达,其中所述OsMBD2基因或OsMBD2同源基因编码的多肽的氨基酸序列为SEQ IDNO:16。
8.一种促进水稻植物开花时间的方法,包括增加水稻植物中编码MBD2多肽的多核苷酸的表达,其中所述MBD2多肽的氨基酸序列为SEQ ID NO:16。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多核苷酸包括:(a)一种多核苷酸,其核苷酸序列为SEQ ID NO:14;或(b)一种多核苷酸,其核苷酸序列为SEQ ID NO:15。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多核苷酸的表达通过以下步骤增加: (a)通过重组DNA构建体增加编码MBD2多肽的多核苷酸的表达,所述重组DNA构建体包括与至少一个异源调控元件可操作连接的编码MBD2多肽的多核苷酸,所述多核苷酸编码多肽的氨基酸序列为SEQ ID NO:16;和(b)增加编码多肽的内源多核苷酸的表达,所述多肽的氨基酸序列为SEQ ID NO:16。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与对照植物相比,增加所述多核苷酸在水稻植物中的表达促进早开花,所述对照植物没有所述增加的表达。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与对照植物相比,增加所述多核苷酸在水稻植物中的表达促进早开花约6-11天,所述对照植物没有所述增加的表达。
13.一种制备水稻植物的方法,与来自对照植物的野生型MBD2多肽的活性相比,所述植物中内源MBD2多肽的表达或活性增加,并且其中与所述对照植物相比,所述植物表现出选自以下的至少一种表型:增加的耐旱性和增加的籽粒产量,其中所述MBD2多肽的氨基酸序列为SEQ ID NO:1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未名生物农业集团有限公司;先锋海外公司,未经未名生物农业集团有限公司;先锋海外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37148.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线粒体DNA的定量及确定胚胎质量的方法
- 下一篇:呼肠孤病毒科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