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玻璃膜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37983.8 | 申请日: | 2017-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1173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1 |
发明(设计)人: | 森弘树;森浩一;盐路拓也;西岛利隆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电气硝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3C17/06 | 分类号: | C03C17/06;B65G49/06;C03B35/00;H01L21/677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雒运朴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玻璃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玻璃膜的制造方法。该玻璃膜的制造方法包括:成形工序(P1),通过利用配置为上下多级的辊对(6)从表背两侧对从成形体(5)流下的玻璃带(1)进行夹持并向下方进行牵拉来成形带状玻璃膜(2);以及搬运方向转换工序(P2),在成形后利用辊式输送机(9)从背面(2c)侧对沿纵向搬运的带状玻璃膜(2)进行支承并沿圆弧状的搬运轨道(10)进行搬运,从而以通过搬运轨道(10)后的带状玻璃膜(2)的表面(2d)朝向上方的方式将搬运方向转换为横向,其中,在配置于最下级的辊对(6)与辊式输送机(9)的彼此之间配置从表面(2d)侧与带状玻璃膜(2)抵接的第一辊(11)。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玻璃膜的制造方法,该玻璃膜的制造方法包括:通过利用配置为上下多级的辊对对从成形体流下的玻璃带向下方进行牵拉来成形带状玻璃膜的工序、以及在成形后将沿纵向搬运的带状玻璃膜的搬运方向转换为横向的工序。
背景技术
近年来,迅速普及的智能电话、平板型PC等移动终端要求薄型、轻量,因此如今对组装于上述终端的玻璃基板的薄板化的要求不断提高。在这样的现状下,开发、制造了薄板化至膜状(例如,厚度为300μm以下)的玻璃基板即玻璃膜。
然而,在玻璃膜的制造工序中,通常包括制造作为其基础的带状玻璃膜的工序。例如,专利文献1公开了利用以溢流下拉法、再拉法、狭缝下拉法等为代表的下拉法来制造带状玻璃膜的手法。
在该文献所公开的手法中,首先,通过利用配置为上下多级的辊对对从成形体流下的玻璃带向下方进行牵拉来成形带状玻璃膜。接下来,如图5所示,在成形后利用辊式输送机101从背面100a侧对沿纵向搬运的带状玻璃膜100进行支承并沿圆弧状的搬运轨道进行搬运,从而以通过搬运轨道后的带状玻璃膜100的表面100b朝向上方的方式将搬运方向转换为横向。接下来,将带状玻璃膜沿横向进行搬运,并切断去除包括耳部在内的非有效部(不成为产品而被废弃的部位)。最后,将非有效部被去除而仅由有效部(之后成为产品的部位)构成的带状玻璃膜卷绕为卷筒状而成为玻璃卷筒。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13253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手法下,由于厚度薄的带状玻璃膜具有挠性而产生的以下的问题。
即,如图5所示,在将搬运方向由纵向转换为横向时,正在通过搬运轨道的带状玻璃膜100因自重而沿宽度方向以背面100a(通过搬运轨道后朝向下方的面)凸出的方式弯曲。与此相对,正在沿纵向搬运(搬运方向的转换前)的带状玻璃膜100有时以沿宽度方向表面100b凸出的方式弯曲的状态进入搬运轨道。在这样的情况下,随着通过搬运轨道,带状玻璃膜100的凸弯曲面急剧地由表面100b变换至背面100a。当发生这样的变换时,存在以下的情况:在带状玻璃膜100中的以表面100b凸出的方式弯曲的部位与以背面100a凸出的方式弯曲的部位的边界部100c形成有曲率较大的褶皱(挠曲),在边界部100c作用有超出容许范围的应力而使带状玻璃膜100破损。因此,为了消除这样的问题,期待在成形后将沿纵向搬运的带状玻璃膜的搬运方向转换为横向时能够防止带状玻璃膜的破损的技术的开发。
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本发明的技术课题在于,在成形后将沿纵向搬运的带状玻璃膜的搬运方向转换为横向时防止带状玻璃膜的破损。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电气硝子株式会社,未经日本电气硝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3798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磁化玻璃陶瓷组合物及其方法
- 下一篇:金属氧化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