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流体处理装置以及处理液回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80040315.0 | 申请日: | 2017-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778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5 |
发明(设计)人: | 田中克博;岩田庸助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岛津制作所 |
主分类号: | G01N30/02 | 分类号: | G01N30/02;B01D19/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立群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91 | 代理人: | 杨楷;毛立群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液分离部 气液分离管 流体 流体处理装置 流体处理 回收 气体通过 液体通过 液相回收 背压阀 出口侧 处理液 流路 排出 流动 外部 | ||
一种流体处理装置,具备:流体处理部,一边使流体在流路中流动,一边对试样进行处理,经过了该流体处理部的流体包括气体和液体;气液分离部,与所述背压阀的出口侧连接,具有由使气体通过但不使液体通过的材料构成的气液分离管,将所述气相从在所述气液分离管中流动的流体向所述气液分离管的外部排出;液相回收部,设置成比所述气液分离部更靠近下游侧,回收经过了所述气液分离部的液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流体处理装置、以及用于将经过了这样的流体处理装置中的处理的液体作为处理液而回收的处理液回收方法,所述流体处理装置包括用于使用超临界流体进行试样成分的分离或萃取的超临界流体装置、以及用于进行流动合成的流动合成装置等,该流动合成通过使含有原料的液体在至少1个色谱柱中流动而反应来合成规定的化合物。
背景技术
例如,在超临界流体色谱(SFC:Super-Critical Fluid Chromatography)或超临界流体萃取装置(SFE:Super-Critical Fluid Extraction)中,将二氧化碳和改性剂的混合流体作为流动相在分析流路中送液。在分析流路上设置有调节分析流路内的压力的背压阀,通过背压阀使分析流路内的压力为10MPa(兆帕)以上。在分析流路内,流动相中的二氧化碳成为超临界流体或液体状态而流动。在背压阀的后段侧,通常流路内的压力成为大气压,因此通过了背压阀的二氧化碳被减压至大气压而气化。
在具备制备分离功能的SFC或SFE中,在通过背压阀之后捕获溶解于二氧化碳与改性剂的混合流体的试样。由于气化后的二氧化碳,其体积变为气化前的400倍,因此,改性剂在线速度较大的二氧化碳中气溶胶化,与气化的二氧化碳一起从管道出口喷出。因此,存在包含试样成分的改性剂飞散,试样成分的一部分丢失的问题。
为了解决该问题,一般设置有气液分离器,使通过背压阀后的流体沿着容器的边缘以螺旋状流动等从而分离成气相(二氧化碳)和液相(改性剂,主要是甲醇)(参照专利文献1、2)。通过气液分离器将与气相分离的液相回收到规定的容器中。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表2009-544042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0-78532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5-17202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即使在设置了上述那样的气液分离器的情况下,由于气化后的二氧化碳与液相一起从管道出口被喷出,所以存在液相由于二氧化碳而飞散,从而导致回收率的降低或产生多次分析成分的污染的问题。此外,若在回收容器的前段设置气液分离器,则从管道出口喷出的液相容易残留在气液分离器内,残留的液相可能会成为污染的原因,因此需要在每次分析时清洗气液分离器。因此,期望得到能够不使流体喷出且容易地进行气液分离的构成。
此外,即便是在使原料阶段性地在色谱柱中流动的同时进行反应而生成医药品等有用分子的流动合成的领域中,也存在进行如下处理的情况:除去包含生成物的液体中所含的气相而仅回收液相(参照专利文献3)。在这样的情况下,也期望得到在基于流动合成的处理的流程中能够容易地从流体中除去气相的构成。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在使用了超临界流体的分析、萃取或流动合成等领域中,从包含经过了规定的处理的气相和液相的流体中除去气相而容易地回收液相。
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岛津制作所,未经株式会社岛津制作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4031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