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胶乳组合物和包含该胶乳组合物的单液型水性粘接剂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41394.7 | 申请日: | 2017-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7687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8 |
发明(设计)人: | 清藤涯斗;小野塚正雄;水岛学;萩原尚吾;小西宏典;四宫大辅;小手和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化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8L11/02 | 分类号: | C08L11/02;C08K3/30;C08K3/38;C08K5/17;C08K5/42;C08L33/08;C09J11/00;C09J111/02;C09J13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李茂家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胶乳 组合 包含 单液型 水性 粘接剂 | ||
本发明提供具有在极短的干燥时间下的优异的初始粘接力、贮藏稳定性、喷涂性,适用于干燥后的粘接剂层柔软的单液系水性粘接剂用途的胶乳组合物和使用其的单液系水性粘接剂。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在于一种胶乳组合物,其含有:以固体成分换算计50~85质量%的含有氯丁二烯系聚合物的氯丁二烯系聚合物胶乳(A);以固体成分换算计15~50质量%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52~‑9℃且含有包含下述化学式(1)所示的结构的烷基苯磺酸钠的丙烯酸系聚合物的丙烯酸系聚合物胶乳(B),其中,氯丁二烯系聚合物胶乳(A)和丙烯酸系聚合物胶乳(B)的总计为100质量份;及、以固体成分换算计3~13质量份的选自硼酸、硫酸铵、或等电点为5.5~6.5的氨基酸中的至少一种pH调节剂(C)。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至少含有氯丁二烯系聚合物胶乳、丙烯酸系聚合物胶乳和pH调节剂的胶乳组合物、及包含该胶乳组合物的单液型水性粘接剂。
背景技术
通常的粘接剂以乙酸乙烯酯系聚合物、氯丁二烯系聚合物、丙烯酸酯系聚合物、天然橡胶、聚氨酯系聚合物等作为原料来制造。其中氯丁二烯系聚合物由于可以对广泛的被粘物以低压接得到高度的粘接力,因此适宜地用于溶剂系接触粘接剂、接枝粘接剂等粘接剂用途。
然而,除了作业环境中的起火危险、为了防止它而采取的特殊的排气/回收设备成本,此外针对环境污染、人体健康的考虑,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限制、溶剂限制每年都变得更加严格,特别是针对沙发、床等家具/建筑材料、汽车内饰材料中使用的粘接剂的限制尤为显著。
为了应对上述限制而积极开发使用了氯丁二烯系聚合物胶乳的水性粘接剂以便排除溶剂。然而,家具/建筑材料、汽车内饰材料为大型物件,且形状复杂的情况较多,因此粘接作业的工序多,从生产率的观点出发需要能够在涂布粘接剂后非常短的时间内粘接,对此水性粘接剂若使水分充分干燥并固化则不显示出粘接力,因此存在与现有的溶剂系粘接剂相比初始粘接力低这样的课题。
因此,作为用于提高前述的初始粘接力的技术,进行了双液型粘接剂的研究,例如,已知一种粘接剂,其是以含有特定量的特定的聚氯丁二烯胶乳和丙烯酸系胶乳或SBR系胶乳和阴离子系表面活性剂作为主剂、及将多价金属盐作为固化剂的粘接剂(参照专利文献1、2)。
在喷涂这些粘接剂时,有如下手段:事先混合粘接剂的方法、在喷雾器前端进行混合的方法、在被粘物上进行混合的方法(重叠涂覆、蜜月胶)等。然而,无法得到粘接剂的适用期与初始粘接力的平衡,粘接剂的混合比率不稳定、粘接作业不稳定、喷雾口的堵塞等故障也较多。
为了解决上述双液型粘接剂的课题,而研究了专利文献3那样的在聚氯丁二烯胶乳中添加了pH调节剂的单液型粘接剂。该单液型粘接剂通过在氯丁二烯胶乳中加入pH调节剂而具有优异的初始粘接力。另外,单液型粘接剂不会出现如下问题:在涂布时无法得到上述适用期与初始粘接力的平衡这样的问题、粘接剂的混合比率不稳定等的问题,另外,由于聚氯丁二烯的高结晶性,而众所周知是初始粘接力、接触性、贮藏稳定性、喷涂性优异的粘接剂。
然而,聚氯丁二烯的高结晶性会产生良好的初始粘接力,与此相对,具有粘接层逐渐发生硬化这样的性质,例如在将沙发、床的家具、建筑材料用、汽车内装品等的发泡体(泡沫)和木材、皮革或者泡沫彼此等的柔软的材料作为被粘物进行粘接时,由于粘接层变得比被粘物还硬而存在有损手感这样的课题。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昭56-59874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9-188860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愿平11-189982号公报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化株式会社,未经电化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4139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