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轴拉伸片及其成形品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41917.8 | 申请日: | 2017-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1552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0 |
发明(设计)人: | 和泉英二;吉村大辅;元井大介;横塚学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化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8J7/054 | 分类号: | C08J7/054;B32B27/30;B65D65/40;C08L25/08;C08L33/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86 | 代理人: | 和欢庆;龚颐雯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拉伸 及其 成形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双轴拉伸片及其成形品,所述双轴拉伸片的透明性、强度、制膜性和成形性良好,且生产率、耐热性、耐油性、外观、防雾性优异,包含苯乙烯系树脂组合物。一种双轴拉伸片及其成形品,所述双轴拉伸片包含含有苯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和丙烯酸系树脂的苯乙烯系树脂组合物,苯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与丙烯酸系树脂的质量比为90/10~97/3,苯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以84/16~94/6的质量比含有苯乙烯单体单元和甲基丙烯酸单体单元,苯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的重均分子量为12万~25万,丙烯酸系树脂的重均分子量为100万~700万,苯乙烯系树脂组合物的维卡软化温度为106~132℃,在双轴拉伸片的至少一侧的表面上具有含有蔗糖脂肪酸酯和水溶性高分子的被覆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微波炉加热的食品的包装容器的用途中能够适宜地使用的由苯乙烯系树脂组合物而成的双轴拉伸片及其成形品。
背景技术
聚苯乙烯的双轴拉伸片由于其透明性、刚性优异,而进行模具成形,主要被大量使用于轻量容器等的成形品中。然而,这些容器由于耐热性差,而不太被用于与沸腾水直接接触的用途、和用微波炉加热的用途。因此,尝试了对作为原料的聚苯乙烯赋予耐热性。作为提高了耐热性的聚苯乙烯,例如,可以举出苯乙烯-丙烯酸共聚物或苯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2)、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专利文献3、专利文献4)。这些一般作为苯乙烯系耐热性树脂而被已知,在不损害透明性、刚性的情况下提高了耐热性。
但是,上述苯乙烯系耐热性树脂与通常的聚苯乙烯相比熔融挤出时的流动性低,难以提高树脂的生产能力和片材的生产能力。为了提高上述苯乙烯系耐热性树脂的流动性,可以想到(i)提高挤出温度的方法、(ii)降低树脂的分子量的方法。若提高挤出温度,则上述苯乙烯系耐热性树脂中的羧酸基发生反应,变成凝胶状的异物而招致片材的品质降低。另外,若降低树脂的分子量,则容易发生片材挤出时的垂伸而变得难以制膜。
作为一面提高挤出温度、一面抑制凝胶发生的方法,例如提出了在挤出时添加凝胶化防止剂的方法(专利文献5)。但是,专利文献5记载的凝胶化防止剂还作为增塑剂发挥作用,因此得到的苯乙烯系树脂片的耐热性、耐油性降低。因此,需要选择不易使这些性能降低的添加剂。
另外,作为一面降低苯乙烯系树脂的分子量、一面维持制膜性的方法,已知通过少量添加高分子量的聚苯乙烯,来赋予应变固化性的方法(专利文献6)。但是,专利文献6记载的高分子量的聚苯乙烯与上述苯乙烯系耐热性树脂相容性低,难以体现出期待的应变固化性,还有得到的片材的透明性降低的缺点。因此,需要重新选择相互具有相容性的苯乙烯系耐热性树脂与高分子量聚合物的组合。
另外,上述苯乙烯系耐热性树脂的片材强度、特别是耐折性、耐冲击性低,通过降低树脂的分子量从而进一步降低。上述苯乙烯系耐热性树脂由于耐折性、耐冲击性低,而特别容易发生在成形工序中难以通过、难以脱模、容易产生切屑等问题,成形容器的生产率降低。
从这些理由出发,正在寻求一种具有透明性、强度、同时制膜性、成形性良好、且生产率优异、耐热性、耐油性优异的由苯乙烯系树脂而成的拉伸片。
另外,在作为由苯乙烯系树脂而成的拉伸片的主要用途的食品容器等包装容器中,重视透明的外观,还要求由于微小的水滴而起雾的情况少的防雾性。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美国专利第3035033号说明书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3-12734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公昭59-15133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昭55-71530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昭56-161409号公报
专利文献6:日本特开2011-225866号公报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化株式会社,未经电化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4191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