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包括由两个帘布层形成的胎体增强件的轮胎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43268.5 | 申请日: | 2017-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7618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发明(设计)人: | E·乔琳;W·莱森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米其林集团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C15/00 | 分类号: | B60C15/00;B60C15/06 |
代理公司: | 北京戈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4 | 代理人: | 程伟;郭海娜 |
地址: | 法国克莱***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包括 两个 帘布 形成 增强 轮胎 | ||
轮胎(1)具有由织物增强元件的两个帘布层(2、6)形成的径向胎体增强件,第一胎体增强件帘布层(2)通过围绕胎圈芯部(3)向上卷起而锚固在每个胎圈中,在每个胎圈中,穿过胎圈芯部(3)的几何中心(8)的轴向定向直线(D)具有与第二胎体增强件帘布层(6)的单个交叉点(A),所述单个交叉点(A)在轴向上位于胎圈芯部(3)的轴向最外点的外侧,在第一胎体增强件帘布层(2)的卷边的端部(5)与胎圈芯部(3)的几何中心(8)之间的距离大于胎圈芯部(3)的宽度且小于30mm,所述第二胎体增强件帘布层(6)的端部(7)在轴向上位于胎圈芯部(3)的几何中心(8)的内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径向胎体增强件的轮胎,所述径向胎体增强件由两个增强元件帘布层形成。
虽然不限于这种类型的应用,但是该轮胎将被描述为更特别地涉及旨在装配轻型卡车类型车辆(例如卡车或货车)的轮胎。甚至更具体地,本发明将被描述为涉及旨在装配轻型卡车类型车辆、旨在安装在直径大于或等于17英寸的轮辋上并且工作压力大于或等于6巴的轮胎。
背景技术
在轻型卡车类型的轮胎中,胎体增强件通常锚固在胎圈区域的两侧上并且在径向上由胎冠增强件覆盖。
对于这种类型的轮胎,胎体增强件通常由金属增强元件帘布层组成。
这种轮胎还通常进一步包括在胎圈处的被称为加强件的一个或多个增强元件帘布层。这些帘布层通常由相对于周向方向以小于45°,通常小于25°的角度定向的增强元件组成。这些增强元件帘布层的特定功能是:限制胎圈的构成材料相对于车轮轮辋的纵向移动,以便限制所述胎圈过早磨损。它们还可以限制因弹性体材料的动态流动现象而引起的胎圈在轮辋凸缘上的永久性变形。当胎圈的这种变形过度时,其会妨碍轮胎的翻新。这些帘布层还有助于保护轮胎的下部区域免受在将轮胎安装到轮辋上以及从轮辋移除轮胎时所遭受的侵害。
此外,在将胎体增强件锚固在胎圈芯部周围的情况(这包括通过在胎侧中形成延伸为较大或较小高度的卷边从而使胎体增强件至少部分地围着每个胎圈中的胎圈芯部缠绕)下,增强或加强元件帘布层进一步使得可以防止或延迟胎体增强件在轮辋偶然过度加热情况下的剥离。
这些增强或加强元件帘布层通常沿轴向设置在胎体增强件卷边的外侧,并且在胎侧中在大于所述卷边的高度上延伸,以特别用于覆盖所述卷边的增强元件的自由端。
这些增强或加强元件帘布层的存在使轮胎胎圈的这些区域的设计复杂化。一方面是附加帘布层的存在,另一方面是其特别相对于胎体增强件卷边和胎圈芯部的布置,导致了设计需要橡胶状混合物以便隔开帘布层的端部并确保不同端部的期望定位。
胎冠增强件由至少两个帘布层组成,所述至少两个层重叠并且由丝线或缆线形成,所述丝线或缆线在每个帘布层中平行并且从一个帘布层到下一个帘布层交叉,与周向方向形成在10°和45°之间的角度。形成工作增强件的所述工作帘布层可以进一步覆盖有至少一个由增强元件制成的被称为保护帘布层的帘布层,所述增强元件有利地为金属。其还可以包括具有低伸展性的金属丝线或缆线的帘布层,所述金属丝线或缆线与周向方向形成在45°和90°之间的角度,该帘布层被称为三角帘布层并且在径向上位于胎体增强件与第一胎冠帘布层之间,所述第一胎冠帘布层被称为工作帘布层并且由平行的以下丝线或缆线制成,所述丝线或缆线具有绝对值至多等于45°的角度。三角帘布层与至少所述工作帘布层形成三角增强件,该三角增强件在其所经受的不同应力下具有少量变形,三角帘布层的基本作用为适应轮胎的胎冠区域中所有增强元件所经受的横向压缩力。
当缆线在等于10%的断裂力的拉伸力下具有至多等于0.2%的相对伸长时,所述缆线被称为是不可伸展的。
当缆线在等于断裂负荷的拉伸力下具有至少等于3%的相对伸长和小于150GPa的最大切线模量时,所述缆线被称为是弹性的。
周向增强元件为与周向方向形成在+2.5°至-2.5°(相对于0°)范围内的角度的增强元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米其林集团总公司,未经米其林集团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4326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