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传导性的热塑性聚酰胺模塑料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43312.2 | 申请日: | 2017-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7691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4 |
发明(设计)人: | 尼古拉·兰贝茨;安德烈亚斯·拜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EMS专利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77/06 | 分类号: | C08L77/06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丁永凡;李建航 |
地址: | 瑞士***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传导性 塑性 聚酰胺 塑料 | ||
描述一种聚酰胺模塑料,其由下列组分构成:(A)35重量%至68重量%的至少一种部分结晶的、部分芳族的热塑性聚酰胺,所述聚酰胺基于具有4个至8个碳原子的脂肪族二胺,所述聚酰胺具有至少270℃的熔化温度;(B)15重量%至22重量%的碳纤维;(C)18重量%至30重量%的玻璃纤维;(D)1重量%至10重量%的不同于(E)的抗冲改性剂和/或不同于(A)、(E)和(F)的聚合物;(E)0重量%至10重量%的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F)0重量%至3重量%的添加剂。在此,组分(A)至组分(F)的总和为100重量%,组分(B)至组分(C)的总和在33重量%至48重量%的范围中并且组分(D)至组分(E)的总和在2重量%至12重量%的范围中。模塑料允许制造尺寸稳定的、导电的构件,所述构件例如用于汽车领域和与燃料、尤其含甲醇的汽油接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传导性的热塑性聚酰胺模塑料,其尤其基于部分结晶的、部分芳族的聚酰胺模,以及由其制造的模制件和这种的聚酰胺模塑料的应用,所述应用例如用于在汽车领域中,尤其就燃料供应而言的应用和与燃料接触的应用。
背景技术
塑料,还包括其他聚酰胺,作为高质量的材料例如也遍布汽车领域中。尤其部分芳族的聚酰胺的特征在于:即使在高温下,如其存在于现代发动机中那样,具有良好的机械特性和相对于化学制品,尤其还有燃料、冷却剂等良好的稳定性。
从WO-A-2007139987中已知一种混合增强型热塑性塑料,在所述热塑性塑料中始终超过50重量%的模塑料通过玻璃纤维和碳纤维形成,并且玻璃纤维与碳纤维的比例在13:1至1:1的范围中。在实例中也还加工基于聚酰胺的模塑料。高度填充的模塑料在加工中存在问题并且具有差的表面质量。
EP-A-1 788 027描述同样高度刚性和韧性的模塑料。在此,聚合物基体由PA66和PA 6T/6I的共混物构成,其中脂肪族聚酰胺形成主要组分。模塑料用玻璃纤维和碳纤维的混合物增强,其中混合物比例在80:20至95:5的范围中。因此,加热形状稳定性(根据ISO 75的HDT C)由于脂肪族基体占多数而处于低的水平。
EP-A-3 006 506涉及关于借助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改性的、高熔点的聚酰胺的可流动性。加工部分芳族的聚酰胺6T/66和6T/6I,所述部分芳族的聚酰胺用玻璃纤维增强并且包含抗冲改性剂作为其他添加剂。玻璃纤维和碳纤维的组合既不被加工,也不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描述。此外,没有提到具有汽油接触的应用。
WO-A-2015/011935,亦即英文的EP-A-3 026 084涉及一种基于部分芳族的聚酰胺的模塑料,以还在汽车的燃料供应领域中使用。模塑料是玻璃纤维增强的并且是抗冲改性的并且还能够附加地包含传导性添加剂,即例如炭黑、碳纳米管或碳纤维。尽管实例中用碳纤维调节导电性的模塑料最初具有足够的传导性,但在汽油、尤其含甲醇的汽油中储藏时失去所述传导性。为此,少量的玻璃纤维份额和显著添加无定形的聚酰胺决定性地有助于此。
JP-A-2008179753描述纤维增强的聚邻苯二甲酰胺模塑料在汽车领域中,尤其与燃料接触的应用。优选的且在实例中加工的聚邻苯二甲酰胺基于较长链的二胺,尤其C9二胺,并且如果同时使用碳纤维,则在导电性的模塑料中仅包含最高10重量%的少量的玻璃纤维份额。然而,在与汽油,尤其含甲醇的汽油接触时,这种模塑料的电阻迅速升高,使得在短时间之后传导性已经不足够。
JP-A-2000038505描述导电性的聚邻苯二甲酰胺在汽车领域中的应用。由该模塑料制造的部件应当是耐氯化钙的以及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可焊性。然而,强制存在的导电炭黑导致断裂伸长率和抗冲击强度的急剧降低。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EMS专利股份公司,未经EMS专利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4331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