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极干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43438.X | 申请日: | 2017-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7863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1 |
发明(设计)人: | 郑熙锡;李明基;宋周容;安智熙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LG化学 |
主分类号: | H01M4/139 | 分类号: | H01M4/139;H01M4/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徐金国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极 干燥 方法 | ||
1.一种电极干燥方法,用于在制造用于锂二次电池的电极时在堆叠有多个电极的状态下干燥所述多个电极,所述电极干燥方法包括:
在所述电极之间插置吸湿膜;和
在所述吸湿膜插置在所述电极之间的状态下干燥所述电极,其中
所述吸湿膜面对所述电极的表面中的至少一个表面具有在所述吸湿膜上的由选自由具有凸起的弧形圆顶的结构、具有凸起的多边形圆顶的结构、具有弧形山谷和弧形山脊的圆形瓦片结构、和具有多边形山谷和多边形山脊的多边形瓦片结构组成的群组中的任一种限定的不平坦的结构以在其间限定空气流动路径,
其中所述吸湿膜是由酯纤维、纤维素纤维、或醇纤维制成的膜,并且所述不平坦的结构由所述吸湿膜自身形成,并且在所述电极上完全地形成所述空气流动路径以允许空气通过所述空气流动路径顺畅地流到经堆叠的所述电极的中间。
2.一种电极干燥方法,用于在制造用于锂二次电池的电极片时在卷绕电极片的状态下干燥所述电极片,所述电极干燥方法包括:
用吸湿膜卷绕所述电极片;和
在所述吸湿膜插置在所述电极片的重叠部分之间的状态下干燥所述电极片,其中
所述吸湿膜与所述电极片相对的表面中的至少一个表面具有在所述吸湿膜上的由选自由具有凸起的弧形圆顶的结构、具有凸起的多边形圆顶的结构、具有弧形山谷和弧形山脊的圆形瓦片结构、和具有多边形山谷和多边形山脊的多边形瓦片结构组成的群组中的任一种限定的不平坦的结构以在其间限定空气流动路径,
其中所述吸湿膜是由酯纤维、纤维素纤维、或醇纤维制成的膜,并且所述不平坦的结构由所述吸湿膜自身形成,并且在所述电极片上完全地形成所述空气流动路径以允许空气通过所述空气流动路径顺畅地流到经卷绕的所述电极片的芯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极干燥方法,其中所述不平坦的结构为凸结构或凹凸组合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极干燥方法,其中所述不平坦的结构被构造成使得构成所述不平坦的结构的单元结构是规则地重复排列或随机排列。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极干燥方法,其中所述吸湿膜面对所述电极的每个相对表面具有不平坦的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极干燥方法,其中在所述吸湿膜的所述相对表面上形成的所述不平坦的结构为互补的凹凸组合结构或对应的凸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极干燥方法,其中所述醇纤维是由聚乙烯醇(PVA)树脂制成。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极干燥方法,其中所述吸湿膜的厚度等于或小于每个所述电极或所述电极片的厚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极干燥方法,其中所述吸湿膜的厚度为每个所述电极或所述电极片的厚度的30%-80%。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极干燥方法,其中,能够吸收水分(H2O)的吸附材料涂布在所述吸湿膜的至少一个表面上。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极干燥方法,其中所述吸附材料是选自由硅胶、氧化铝和沸石组成的群组中的至少一种。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极干燥方法,其中所述吸附材料涂布在所述吸湿膜的相对表面上。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极干燥方法,其中所述吸附材料的厚度为所述吸湿膜的厚度的10%-50%。
14.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电极干燥方法,其中所述干燥步骤是在100至130℃的温度下进行60至300分钟。
15.一种电极,其通过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极干燥方法制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LG化学,未经株式会社LG化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43438.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