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瘙痒的高温治疗的装置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80043512.8 申请日: 2017-07-12
公开(公告)号: CN109475427B 公开(公告)日: 2022-11-25
发明(设计)人: 丹尼尔·宾格尔 申请(专利权)人: 德尔马法尔曼股份公司
主分类号: A61F7/00 分类号: A61F7/00;A61F7/02
代理公司: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代理人: 王晖;李丙林
地址: 德国格*** 国省代码: 暂无信息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用于 瘙痒 高温 治疗 装置
【说明书】:

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例如昆虫叮咬后的瘙痒的高温治疗的装置,其中在治疗期间将治疗表面调节在优选在42℃至56℃之间的温度,在2秒至12秒的时段内,并且硬件实现的温度监视器限制治疗表面的最高温度,并且在短路或失控的连续加热的情况下,保险丝关停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瘙痒(例如昆虫叮咬后)的高温治疗的装置,其中在治疗期间将治疗表面调节在优选为42℃至56℃的温度之间,在2秒至12秒的时间段内,并且硬件实现的温度控制器限制治疗表面的最高温度,并且在短路或失控的连续加热的情况下,熔丝关停装置。

背景技术

瘙痒(瘙痒症)是在皮肤或粘膜上发生的令人难受的感官知觉。其可能限于局部或影响全身。

瘙痒常伴有灼热、刺痛或蛰痛感,受影响的人经常试图通过刮擦、刮磨、摩擦、挤压、揉捏或擦蹭使之缓解。因此,瘙痒会经常导致附加的病理性皮肤表现,诸如刮痕、开放性伤口、结痂和皮肤感染。专家认为,瘙痒是由皮肤中的疼痛受体介导的,并通过交感神经系统传导到大脑。瘙痒可能由很多原因导致。除了皮肤干燥、缺乏水分或过敏外,还可能由于外部影响和皮肤刺激(irritation)(例如蚊虫叮咬或与荨麻接触)而产生瘙痒。瘙痒可能是对化学、机械或热刺激(stimuli)的反应。它的成因可能是外部刺激,例如接触化学物质,例如组胺(蚊虫叮咬)、明肽(蜜蜂蜇))、过敏性免疫反应、压力或摩擦或者还有热或阳光照射、风疹、荨麻疹和与瘙痒相关联的其他皮肤反应。从医学角度来看,导致瘙痒的原因或潜在的疾病(illness)涵盖了广泛的皮肤疾病和内科疾病(disease)。

已知有许多药物或化妆品被用于瘙痒的症状的药物治疗。例如,特别是包括薄荷醇、百里酚或樟脑的精油被用于产生短期的清凉感。此外,护肤剂诸如面霜或洗液可通过增加皮肤的水分含量而具有缓解疼痛的作用。此外,抗组胺药代表了有用的治疗选择,例如包括马来酸二甲双胍或美吡拉敏的施用。附加的药物包括外用糖皮质激素、麻醉剂、锌软膏、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或辣椒素。

此外,为了治疗黄蜂蜇或蜜蜂蜇,蜇伤部位也可用氨水治疗,但这只能提供瘙痒的短暂缓解,并且只能轻微减少肿胀。

然而,从现有技术中还已知通过向蛰伤部位施加一定量的热量来减少瘙痒的蔓延。EP 1231875B1中描述了一种用于特别是蚊虫叮咬的局部热治疗的装置。该装置具有约0.2cm2尺寸的热板,在热板与昆虫叮咬处接触时其温度在50℃至65℃之间。通过这种高温治疗可以长久地缓解瘙痒。一方面,施加热量引起导致瘙痒的不耐热昆虫毒素的分解。另一方面,热传递致使其他与温度相关的皮肤感觉掩盖了瘙痒。因此,作为这种治疗的结果,还可以有效地避免对于皮肤的继发性损伤,例如由于刮擦引起的昆虫叮咬的炎症。以这种方式,高温治疗还有效地减少了伴随昆虫叮咬的风疹的蔓延。

高温治疗的可能应用也延展到了疱疹疾病。从DE 102005002946A1中已知一种用于治疗疱疹疾病的装置。该装置包括尺寸优选为20mm2的热板,其加热到49℃-53℃,治疗持续时间优选为10-15秒。治疗时段期间,热板接触唇状物的受影响的皮肤部分,例如变红的区域或者已经形成水泡的位置。热的应用一方面通过对单纯疱疹病毒的中和作用来抑制致病微生物的繁殖。另一方面,简单的治疗通过刺激温度敏感的神经导致掩盖了来自疱疹疾病的瘙痒。因此,该装置的特征在于减少了疱疹疾病的症状,例如灼热、肿胀或发红的蔓延、或瘙痒。

此外,从US 2007/0049998A1的现有技术中,同样已知提供50℃的治疗温度的仪器,用于昆虫叮咬的高温治疗。该仪器的缺点在于,在该温度下尚未触发或未完全触发缓解瘙痒的过程。有助于减轻昆虫叮咬、疱疹疾病、水母蜇伤或伴有瘙痒的其他疾病的症状的高温治疗所必需的一些过程仅在50℃至56℃之间的温度范围内,特别是在50℃至53℃之间被激活。

从现有技术中已知的用于高温治疗的装置的特征在于,用于缓解昆虫叮咬、疱疹疾病、水母蜇伤或伴有瘙痒的其他疾病的症状的许多可能性。然而,这些装置也有缺点。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德尔马法尔曼股份公司,未经德尔马法尔曼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4351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