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锂镍复合氧化物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44111.4 | 申请日: | 2017-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7650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5 |
发明(设计)人: | 佐藤雄一;高森健二;前田裕介 | 申请(专利权)人: |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株式会社田中化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M4/525 | 分类号: | H01M4/525;C01G5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赵雁;金世煜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 氧化物 制造 方法 | ||
锂镍复合氧化物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工序:将锂化合物和含镍金属复合化合物混合而得到混合物的混合工序,将上述混合物进行煅烧的煅烧工序,上述锂化合物的90%累积体积粒度D90(μm)、50%累积体积粒度D50(μm)和10%累积体积粒度D10(μm)满足下述式(1),且上述锂化合物的上述D50相对于上述含镍金属复合化合物的50%累积体积粒度D50’(μm)的比(D50/D50’)为0.1以上且小于3.2。(D90-D10)/D50<1.7…(1)。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锂镍复合氧化物的制造方法。
本申请基于2016年7月28日在日本提出申请的特愿2016-148429号主张优先权,在此援引其内容。
背景技术
锂复合氧化物被用作锂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锂二次电池不仅已在移动电话用途、笔记本电脑用途等小型电源中,而且在汽车用途、电力储藏用途等中型或大型电源中也在进行实用化。
为了提高循环特性等锂二次电池的性能,进行了使锂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的组成均匀化的尝试,使获得正极材料的复合氧化物的反应中的未反应物的残留量降低的尝试。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通过使用特定粒径的锂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制造用无水氢氧化锂,能够使组成变得均匀,即便反复进行充放电的循环也能够抑制电阻增加。
在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将最大粒径为特定范围的锂化合物作为原料制造的正极材料即便在煅烧时间短的情况下也能够以获得正极材料的复合氧化物的反应中的未反应物不残留地进行反应。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151707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1-4434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在锂二次电池的应用领域扩大的情况下,对锂二次电池的正极活性物质要求更高的充放电循环特性。
然而,在如上述专利文献1~2所述的锂复合氧化物中,从提高充放电循环特性的观点考虑,尚有改良的余地。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形而完成的,其课题在于提供充放电循环特性优异的锂镍复合氧化物的制造方法。
即,本发明包含下述[1]~[11]的发明。
[1]锂镍复合氧化物的制造方法,其包括以下工序:将锂化合物和含镍金属复合化合物混合而得到混合物的混合工序,将上述混合物进行煅烧的煅烧工序,上述锂化合物的90%累积体积粒度D90(μm)、50%累积体积粒度D50(μm)和10%累积体积粒度D10(μm)满足下述式(1),且上述锂化合物的上述D50相对于上述含镍金属复合化合物的50%累积体积粒度D50’(μm)的比(D50/D50’)为0.1以上且小于3.2。
(D90-D10)/D50<1.7…(1)
[2]根据[1]记载的锂镍复合氧化物的制造方法,其中,上述锂镍复合氧化物由以下的通式(I)表示。
Li[Lix(Ni(1-y-z-w)CoyMnzMw)1-x]O2···(I)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住友化学株式会社;株式会社田中化学研究所,未经住友化学株式会社;株式会社田中化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4411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