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低级烯烃及碳原子数为6~8的单环芳香族烃的制造方法、低级烯烃及碳原子数为6~8的单环芳香族烃的制造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80044334.0 | 申请日: | 2017-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634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2 |
发明(设计)人: | 伊田领二;岩佐泰之;小林正英;吉原透容;柳川真一朗;渡边康广;青笹隆史;兵藤伸二 | 申请(专利权)人: | JXTG能源株式会社;千代田化工建设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10G51/06 | 分类号: | C10G51/06;C10G11/05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王灵菇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原料油 催化裂化 低级烯烃 催化裂化催化剂 单环芳香族烃 碳原子数 制造 分离回收 制造装置 芳香族 含量比 回收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级烯烃及BTX的制造方法,其是由选自至少2种以上的原料油制造低级烯烃及BTX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具有:使所述原料油中的1种原料油A与催化裂化催化剂接触的第1催化裂化工序,使所述原料油中的芳香族成分的含量比所述原料油A少的1种原料油B与催化裂化催化剂接触的第2催化裂化工序,和从通过所述第1及第2催化裂化工序生成的产物中回收低级烯烃、BTX的分离回收工序;其中,所述第1催化裂化工序中的原料油A与催化裂化催化剂的接触时间A比所述第2催化裂化工序中的原料油B与催化裂化催化剂的接触时间B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低级烯烃及碳原子数为6~8的单环芳香族烃的制造方法、低级烯烃及碳原子数为6~8的单环芳香族烃的制造装置。
本申请基于2016年7月20日在日本申请的日本特愿2016-142571号主张优先权,其内容援引至此。
背景技术
近年来,通过将用于重油等、附加值低的馏分作为附加值高的产品、例如乙烯、丙烯、丁烯(以下,将它们统称为“低级烯烃”)、碳原子数为6~8的单环芳香族烃(苯、甲苯、二甲苯、乙苯。以下,将它们统称为“BTX”)的原料,进行了大量有助于石油的有效利用的研究。
例如提出了以下技术:将通过迄今为止一直主要作为重油基材使用的流化催化裂化(以下,称为“FCC”)装置产生的裂化轻油(也称为轻循环油。以下称为“LCO”)等作为原料,高效率地制造可作为高辛烷值汽油基材或石油化工原料利用的BTX、低级烯烃。
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从LCO得到高浓度的芳香族产品和高附加值的含轻质烯烃的产品的方法。在专利文献1中,将LCO通过催化裂化催化剂分解,将分解得到的成分分离为选自苯、甲苯和二甲苯中的芳香族成分、烯烃成分和含有2个以上的芳香族环的混合芳香族成分。然后,经过对含有2个以上的芳香族环的混合芳香族成分进行氢化处理并返回到分解工序的工序。
另外,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如下方法:将LCO催化裂化,分离苯、甲苯及碳原子数为9以上的成分,将这些成分进行转移烷基化,由此得到二甲苯等高附加值的芳香族成分。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表2012-505949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表2014-50566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由FCC得到的LCO虽然芳香族成分的含量多,但也包含非芳香族成分。在此,非芳香族成分中包括:分子式CnH2n+2的链状饱和烃、分子式CnH2n的环状饱和烃(以下,有时统称为“饱和成分”)、还有分子式CnH2n的链状烯烃化合物等。
专利文献1~2中记载的制造BTX或烯烃的以往的方法中,作为原料使用的LCO除了芳香族成分以外,还使用含有非芳香族成分等的油。
LCO中包含的化合物中,单环芳香族成分在向BTX转换时,可通过分解芳香环的侧链而转换为BTX,因此选择性比较高。另外,对于萘类等双环芳香族,也可通过部分氢化而变换为单环芳香族,因此通过进行部分氢化,能够高效地进行向BTX的变换。另一方面,特别是在芳香族成分共存的状况下,为了从非芳香族成分得到BTX,在分解单环芳香族的侧链的同时,非芳香族成分也变换为BTX。因此,需要经过用催化剂将非芳香族成分催化裂化后进行环化、脱氢的工序。
已知虽然通过该工序能够得到BTX,但由于氢转移反应、过分解等副反应,碳原子数为1~4的低级链烷烃、即LPG-气体馏分大量副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JXTG能源株式会社;千代田化工建设株式会社,未经JXTG能源株式会社;千代田化工建设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4433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