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用夹层玻璃在审
申请号: | 201780044378.3 | 申请日: | 2017-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765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5 |
发明(设计)人: | 结城健;中根慎护;川本浩佑;田中敦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电气硝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3C27/12 | 分类号: | C03C27/12;B60J1/00;B61D25/00;C03C3/083;C03C3/091;C03C21/0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任岩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强化玻璃板 夹层玻璃 车辆用 表面压缩应力 离子交换 压缩应力 有机树脂 中间层 板厚 一体化 | ||
本发明的车辆用夹层玻璃是外侧强化玻璃板与内侧强化玻璃板经由有机树脂中间层一体化而成的车辆用夹层玻璃,其特征在于,外侧强化玻璃板的板厚为2.0mm以下,外侧强化玻璃板具有由离子交换所带来的表面压缩应力层,外侧强化玻璃板的表面压缩应力层的压缩应力值为350MPa以上,且应力深度为15~100μm。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用夹层玻璃,特别涉及适合于汽车挡风玻璃的车辆用夹层玻璃。
背景技术
汽车的挡风玻璃使用了两片玻璃板经由有机树脂中间层一体化而成的夹层玻璃。夹层玻璃具有下述优点:即使玻璃板的一部分发生破损也能够确保良好的视野,此外,在发生事故时即使玻璃板破裂,也能够凭借有机树脂中间层的伸缩性而防止搭乘者飞出车外。
例如,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夹层玻璃,其为了防止有机树脂中间层在气囊展开时发生断裂而将内侧玻璃板的厚度相对于外侧玻璃板的厚度之比设为0.6以上且0.9以下。此外,专利文献2公开了一种夹层玻璃,其为了提高防盗抢性等而将外侧玻璃板与内侧玻璃板的厚度差设为1.0mm以上,并使外侧玻璃板的板厚大于内侧玻璃板的板厚。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55007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1-3974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近年来,在汽车业界中,强烈要求通过车体的轻量化来提高燃油效率。由此,要求汽车相关的部件的轻量化提高至现有水平以上。对夹层玻璃的要求也不例外。在实现夹层玻璃的轻量化的情况下,玻璃板的薄型化是有效的,但从安全性等的观点,并不容易实现该薄型化。现状是,为了实现夹层玻璃的薄型化,作为玻璃板而设想使用薄薄的物理强化玻璃。
但是,薄薄的物理强化玻璃在加热处理时其表面与内部难以形成温度差,因此难以增大压缩应力层的应力深度。其结果是难以维持夹层玻璃的强度。
此外,对汽车的挡风玻璃使用物理强化玻璃的情况下,存在由于小石头等的点冲击而物理强化玻璃破损成粒状,由于该细小的碎片而人体受到损伤的可能性。
因而,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进行的,其技术课题在于,创造能够兼顾高强度和薄型化、且能够有效地避免破损时的人体损伤的危险的车辆用夹层玻璃。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法
本发明人等发现,通过将两片强化玻璃板层叠一体化,进一步对应成为车外侧的玻璃板进行化学强化,将其压缩应力层的压缩应力值和应力深度限制在规定范围内,能够解决上述技术课题,从而提出了本发明。即,本发明的车辆用夹层玻璃是外侧强化玻璃板与内侧强化玻璃板经由有机树脂中间层一体化而成的车辆用夹层玻璃,其特征在于,外侧强化玻璃板的板厚为2.0mm以下,外侧强化玻璃板具有由离子交换所带来的表面压缩应力层,外侧强化玻璃板的表面压缩应力层的压缩应力值为350MPa以上,且应力深度为15~100μm。此处,“压缩应力值”和“应力深度”通过使用表面应力计(例如折原制作所制造的FSM-6000),观察干涉条纹的条数及其间隔来算出。
本发明的车辆用夹层玻璃的外侧强化玻璃的板厚被限制为2.0mm以下,压缩应力层的压缩应力值被限制为350MPa以上,且应力深度被限制为15~100μm。由此,不易因砂砾等细小的飞来物的点冲击而外侧强化玻璃板发生破损。此外,本发明的车辆用夹层玻璃将两片强化玻璃板经由有机树脂中间层一体化。由此,能够防止事故发生时搭乘者飞出车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电气硝子株式会社,未经日本电气硝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4437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湿用短切原丝玻璃纤维的施胶组合物
- 下一篇:车辆用夹层玻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