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晶面板及扫描天线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44527.6 | 申请日: | 2017-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7798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发明(设计)人: | 三宅敢 | 申请(专利权)人: | 夏普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2F1/13 | 分类号: | G02F1/13;G02F1/1337;G02F1/1343;H01Q3/34;H01Q3/44;H01Q13/22;H01Q21/0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赛恩倍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34 | 代理人: | 汪飞亚;习冬梅 |
地址: | 日本国大***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晶面板 扫描 天线 | ||
本发明的液晶面板P是具有液晶层LC和一对第一基板100及第二基板200的液晶面板P,所述一对第一基板100及第二基板200夹着液晶层LC,在各自的液晶层侧的表面、或任一者的液晶层侧的表面包含取向膜M,其特征在于:取向膜M含有具有羧基的含羧基聚合物,构成液晶层LC的液晶化合物含有选自由氰基、杂环、‑OCF2‑、碳‑碳三键及三氟甲基所构成的群的至少一种,于末端具有脂肪族烷基,且不含异硫氰酸酯基,排列着多个天线单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晶面板及扫描天线。
背景技术
近年来,除液晶显示装置以外,已知有如下的装置,其具有在一对基板间夹持液晶层的液晶面板。此种装置例如可列举扫描天线(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3)。扫描天线是利用液晶(包括向列型液晶、高分子分散液晶)的较大的介电各向异性(双折射率)的天线,具有能够在收发微波等时改变波束方向的波束扫描功能。此种扫描天线具有在一对附有电极的基板间夹着液晶层的构成(亦即液晶面板)。
而且,其他装置例如可列举液晶透镜(例如参照专利文献4)。液晶透镜使用液晶作为光学元件,通过所施加的电压控制焦距。此种液晶天线也具有在一对附有电极的基板间夹着液晶层的构成(亦即液晶面板)。
另外,在扫描天线、液晶透镜等中,也和现有的液晶显示装置同样地通常在基板的液晶层侧的最表面形成有取向膜,该取向膜用以控制液晶分子的取向方向。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件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表2013-539949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表2016-512408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特表2009-538565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专利第5698328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在扫描天线等中,利用与现有的液晶显示装置相比而言极性高(介电各向异性大)的液晶化合物。例如利用于末端具有异硫氰酸酯基的液晶分子(液晶化合物)。在利用此种液晶分子的情况下,例如如果为了进行再取向处理而造成液晶面板在高温(例如85~95℃)下老化,则会由于取向膜的种类而与液晶分子反应,液晶分子一体地附着于取向膜上。推测附着于取向膜上的液晶分子的异硫氰酸酯基侧与取向膜反应,处于另一末端的脂肪族烷基朝向液晶层侧。因此,所附着的液晶分子的脂肪族烷基等与液晶层中的位于液晶化合物末端的脂肪族烷基起作用,因此取向膜会使液晶化合物不必要地垂直取向。
而且,如果液晶面板在高温(例如85~95℃)下老化,则具有异硫氰酸酯基的液晶分子彼此反应而二聚化,其成为结晶而析出到液晶层中。
如果在液晶层中产生液晶分子的取向不良或结晶等,则成为液晶面板运行不良的原因,成为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耐热性优异的液晶面板及扫描天线。
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者发现如果将具有液晶层(其含有具有异硫氰酸酯基的液晶化合物)和取向膜(其含有具有羧基的聚合物)的液晶面板暴露在高温(例如85~95℃)下,则液晶化合物的一部分与取向膜反应而附着于取向膜上,由于该附着的液晶化合物的影响,在液晶层中产生液晶化合物(液晶分子)的取向不良,且在液晶层中析出液晶化合物二聚化而成的结晶。本发明是基于该发现而成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夏普株式会社,未经夏普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4452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