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动自灭火装置及防火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45045.2 | 申请日: | 2017-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7576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9 |
发明(设计)人: | R·马罗维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R·马罗维克 |
主分类号: | A62C35/10 | 分类号: | A62C35/10;A62C35/0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世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13 | 代理人: | 卓霖;许向彤 |
地址: | 斯洛伐克伯***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灭火 装置 防火 方法 | ||
一种自动自灭火装置包括软管(1),其中在软管(1)的端部处,利用螺钉(4)封闭的末端件(3)被牢固地挤压,并且端部配备有热收缩PVC保护器。软管(1)至少部分地透明,从而能够看到软管(1)的内部内容物。灭火物质(2)是有颜色的,或者在其内部具有带有气泡的空间,并且在气泡中具有浮体,能够从外部观察浮体在软管(1)中的位置。软管(1)的一个端部配备有压力阀,以利用灭火物质(2)填充软管。软管(1)在最暴露的位置中受到火的影响而破坏,从而出现破裂,该破裂扩展成开口,灭火物质(2)迅速地穿过该开口泄漏到外部环境中,从而使火熄灭。高度可靠性和安装简便性是该装置的优点。装置不需要控制系统或电力供应来检测起火。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灭火的自动自灭火装置的结构实现,并且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稳定的物体防火方法。
背景技术
迄今已知的装置(诸如手持式灭火器、移动式灭火器、稳定的灭火系统)不允许在持续不受控制和不受保护的暴露场所、空间和装置上进行有效的灭火。
重要的物体需要稳定的灭火系统,该稳定的灭火系统能够确保永久和迅速准备好将灭火物质释放到起火部位的空间。稳定的系统难以安装和操作,并且他们需要定期维护。使用各种传感器来检测起火,由此这些传感器的可靠性显著地确定了干预速度以及误报风险。在较小物体或大量生产的物体(诸如车辆发动机或电动分配器)的情况下,标准的稳定灭火系统是无用的;他们占用太多空间,而且他们复杂且昂贵。
公报WO2011092189公开了一种方案,其中在利用压力介质烧穿软管之后,使用烟火元件,该烟火元件随后将灭火介质穿过软管中的开口推到起火部位。该方案复杂且占用空间;其需要用于灭火介质的独立容器并且包括系统的多个元件。类似地,根据DE10163527的发明使用传感器和灭火介质的独立容器,这导致成本和对系统空间的要求增加。根据DE10224505的方案使用具有两个层的软管,其中一个层被穿孔并且是热稳定的,并且第二个层对热敏感并且在起火位置中该层熔化且由此允许灭火介质在正确位置处流出软管。该方案需要复杂且专门的软管生产,从而增加了成本。
期望未研制出的以下方案:该方案将是较轻便且将是简单的,并且将允许在各种条件下的灵活安装而且还允许在没有电子元件的情况下进行简单控制。
发明内容
迄今已知的灭火装置的上述缺陷通过根据本发明的自动自灭火装置得到显著改善,本发明的自动自灭火装置的本质在于该装置包括封闭软管,优选地为聚酰胺软管,软管在压力下由灭火物质填充。软管通过其长度和直径被定尺寸成使得该软管形成灭火物质的贮藏部,并且不需要具有灭火物质的独立压力容器。灭火物质或介质能够是基于六氟丙烷的物质。具有压力阀的末端件被挤压在软管的一个端部上;该末端件由螺钉封闭,并由收缩PVC保护器(也称为“热缩管”)保护。在软管的另一个端部上也被挤压有末端件;该末端件由螺钉封闭,并由收缩PVC保护器保护。优选的是,PVC保护器用作电绝缘体,使得在将软管放置到配电装置上或电气装置附近(例如发动机中的汽车电池)期间,软管的金属末端件不会在随机接触期间引起短路。
为了实现装置的尽可能简单的控制和检查(即检查软管中是否存在灭火装置),优选的是,软管由至少部分透明的材料制成。灭火装置通常被制造和分布为无色的。为了使灭火物质更加醒目,灭火物质能够具有颜色,并且在检查过程期间,其足以检查软管的颜色。具有与软管内部的灭火物质的颜色相对应的颜色的控制表面能够从外部附接到软管。这间接地控制了灭火物质的压力;甚至控制由灭火物质的泄漏引起的压力的缓慢下降;这种泄漏可能进行很长时间而不会被注意到。根据本发明的软管允许视觉地控制灭火物质。
在使用液体灭火物质的情况下,能够在透明或至少部分透明的软管内部放置小的浮体,例如具有球形形状并且具有例如强烈的反射颜色的浮体。在将软管安装到期望位置期间,浮子位于软管的最高折叠部处。在灭火物质泄漏的情况下,浮子下降,这能够容易进行视觉检查。与灭火物质的着色一起或者与浮体一起使用至少部分透明的软管简化了装置的功能。必须确保透明度至少达到肉眼可以看到颜色或浮体的程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R·马罗维克,未经R·马罗维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4504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