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向用户递送音频内容的触觉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45392.5 | 申请日: | 2017-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7810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3 |
发明(设计)人: | J.弗比克;A.布朗热;D.迪森索;S.马蒂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曼国际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1 | 分类号: | G06F3/01;G08B6/00;G09B21/00;G01K11/00;H02N2/04;H04B3/36;H04R1/4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高巍 |
地址: | 美国康***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用户 递送 音频 内容 触觉 系统 | ||
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案提出了一种用于向用户递送音频内容的技术。所述技术包括分析音频内容以确定使效应器振动的频率。所述技术还包括将一个或多个触觉输出装置配置成生成触觉输出,所述触觉输出在所述效应器附近生成触觉阱。所述技术还包括将所述一个或多个触觉输出装置配置成修改所述触觉输出以致使所述触觉阱使所述效应器以所确定的频率振动。所述效应器振动以传输所述音频内容。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效应器使用户头骨振动。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2016年7月22日提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序列号62/365,960的权益,所述临时申请以引用的方式并入本文中。
背景技术
发明领域
各种实施方案大体涉及人机接口,并且更具体地涉及用于向用户递送音频内容的触觉系统。
现有技术描述
音频是消费者电子产品的重要部分。音频装置将来自电子装置的信号转换为用户可听到的可听机械波。例如,用户可以将耳机或扬声器连接到膝上型计算机以便听到与膝上型计算机上的应用程序相关联的声音。此外,用户可以通过位于汽车内的扬声器来听到来自车载信息娱乐系统的音频。
常规上,将耳机放置在用户耳朵上方,其可以将声音直接递送到用户。此类装置可以以私人方式递送音频内容,所述私人方式可以允许用户收听音频内容而不用担心环境中的其他个人可能听到音频内容。此外,扬声器还通过可听机械波向用户递送音频内容。扬声器将音频内容广播到一个或多个用户可听到的较大区域中。
常规方法的一个缺点是耳机可能降低用户听到来自环境的声音的能力。具体地,耳机可以吸收和/或反射用户环境中的声波,由此阻止声波到达用户的耳膜。常规方法的另一个缺点是通常扬声器将音频内容传送到较大区域,使得扬声器附近的用户可以听到音频内容。因此,当其他个人在扬声器附近时,用户可能无法私人地收听音频内容。
常规骨传导耳机可以私人地向用户递送音频内容,而不会影响用户听到来自环境的声波的能力。通常,常规骨传导耳机使用户头骨中的骨骼振动以便致使用户的耳蜗谐振,这可以以私人方式向用户递送音频内容。用户的耳膜不受常规骨传导耳机的影响,并且因此用户可以在收听来自常规骨传导耳机的音频内容的同时听到来自环境的声波。
然而,常规骨传导耳机通常尺寸较大。大型耳机对于用户长时间佩戴来说可能是麻烦且不舒服的。此外,常规骨传导耳机需要电源(诸如电池)。电池添加到系统材料清单中,需要更换,需要在给定时间段后再充电,和/或添加了耳机的重量。
如前所述,用于更有效地向用户递送私人音频通信的技术将是有用的。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实施方案提出了用于将音频内容传递给用户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分析音频内容以确定使效应器振动的频率。所述方法还包括将一个或多个触觉输出装置配置成生成触觉输出,所述触觉输出在所述效应器附近生成触觉阱。所述方法还包括将所述一个或多个触觉输出装置配置成修改所述触觉输出以致使所述触觉阱以使所述效应器以所确定的频率振动。所述效应器振动以传输所述音频内容。
另外的实施方案尤其提供被配置来实现以上阐述技术的系统和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本文描述的技术的至少一个优点是可以通过空中触觉系统将音频内容传输给用户。使用触觉输出装置以通过骨传导将音频内容传输给用户使得能够将音频内容私人传递给用户,而不会降低用户听到外部环境中的声音的能力。因此,可以实现本文描述的技术以设计用于对用户提出高听觉需求的环境(诸如公共交通枢纽)中的音频内容递送的空中触觉系统。
附图说明
因此,为了详细理解上文阐述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案的所叙述特征,通过参考某些特定实施方案来对以上简要概述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案进行更具体的描述,这些实施方案中的一些在附图中示出。然而,应注意,附图仅示出典型实施方案,且因此不应被视为以任何方式限制其范围,因为各种实施方案的范围也包括其他实施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曼国际工业有限公司,未经哈曼国际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4539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