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层合卷绕体在审
申请号: | 201780045561.5 | 申请日: | 2017-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786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5 |
发明(设计)人: | 水野直树;辻本润;梶田笃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丽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M2/16 | 分类号: | H01M2/16;H01M10/04;H01M10/0587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杨宏军;唐峥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卷绕体 层合 电池用隔膜 热塑性树脂 多孔质层 粘接性 聚烯烃微多孔膜 物理性损伤 无机粒子 低聚物 氟树脂 粘连 隔膜 卷绕 膜层 线状 湿润 合并 | ||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会因粘连而对隔膜的多孔质层造成物理性损伤、且兼具湿润时粘接性与干燥时粘接性的电池用隔膜的层合卷绕体。本发明为如下层合卷绕体,其是将在聚烯烃微多孔膜的至少一面上具备包含氟树脂的多孔质层的电池用隔膜、与包含无机粒子及热塑性树脂的膜层合并卷绕而得到的层合卷绕体,所述膜的表面的来自所述热塑性树脂的线状低聚物量为30μg/m2以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用隔膜的层合卷绕体。
背景技术
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尤其是锂离子二次电池被用于手机、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等小型电子设备而广泛普及,并开发出了圆筒型电池、方型电池、叠层电池等。通常,这些电池具有将介由隔膜层合了正极电极与负极电极的电极体(层合电极体)或卷绕成螺旋状的电极体(卷绕电极体)、和非水电解液收纳于外装体中的结构。
以往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隔膜主要使用由聚烯烃树脂形成的微多孔膜,在电池异常发热时通过堵塞隔膜的细孔来抑制电流的流动,并防止着火等。
近年来,尝试了通过在微多孔膜的一面或者双面设置多孔质层来提高电池特性。例如,为了赋予与电极的粘接性,有设置了含有氟树脂、丙烯酸树脂的多孔质层的隔膜(专利文献1~8)。另外,在多孔质层中添加无机粒子时,即使在因事故等导致电池被锋利的金属穿透而发生突然短路并发热的情况下,也可防止隔膜的熔融收缩从而抑制电极间短路部的扩大。
专利文献1记载了具备正极、负极、由聚丙烯·聚乙烯·聚丙烯形成的三层隔膜、以及在这些电极与隔膜间配置的由聚偏二氟乙烯与氧化铝粉末形成的粘接性树脂层的电极体。
专利文献2的实施例1记载了一种带多孔膜的有机隔膜,其如下得到:将包含第一聚合物(聚偏二氟乙烯均聚物)的N-甲基吡咯烷酮(N MP)溶液与包含第二聚合物(包含丙烯腈单体、来自1,3-丁二烯的单体、甲基丙烯酸单体及丙烯酸丁酯单体的聚合物)的NMP溶液通过一次混合器搅拌,制备粘结剂的NMP溶液,接着将制备后的NMP溶液与氧化铝粒子混合、分散来制备浆料,将该浆料涂布于聚丙烯制隔膜。
专利文献3的实施例记载了一种电极体,其如下得到:在分散有球状氧化铝粉末的NMP溶液中添加溶解了由偏二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VdF-HFP共聚物)与聚甲基丙烯酸乙酯组成的配合材料的NMP溶液,通过球磨机混合来制备浆料,介由将该浆料涂布于基材PET膜并干燥而得到的含有无机微粒的片材(绝缘性粘接层),将正极与负极进行热压接。
专利文献4的实施例1记载了一种隔膜,其如下得到:将VdF-HFP共聚物与氰乙基普鲁兰多糖添加于丙酮中,其后添加钛酸钡粉末,并将通过球磨机分散得到的浆料涂布于聚乙烯多孔性膜。
专利文献5的实施例1记载了一种隔膜,其如下得到:将VdF-HFP共聚物(HFP单元0.6mol%)与VdF-HFP共聚物(重均分子量47万、HFP单元4.8mol%)溶解于二甲基乙酰胺与三丙二醇溶液中,并将其涂布于聚乙烯微多孔膜而形成了多孔质层。
专利文献6的实施例1记载了一种隔膜,其如下得到:将聚偏二氟乙烯(PVdF)(重均分子量50万)与VdF-HFP共聚物(重均分子量40万、HFP单元5mol%)溶解于二甲基乙酰胺与三丙二醇溶液中,并将其涂布于聚乙烯微多孔膜而形成了多孔质层。
专利文献7的实施例1记载了一种隔膜,其如下得到:将PVdF(重均分子量70万)与VdF-HFP共聚物(重均分子量47万、HFP单元4.8mol%)溶解于二甲基乙酰胺与三丙二醇溶液中,并将其涂布于聚乙烯微多孔膜而形成了多孔质层。
专利文献8的实施例1记载了一种隔膜,其如下得到:将PVdF(重均分子量35万)与VdF-HFP聚合物(重均分子量27万、HFP共聚4.8mol%)溶解于二甲基乙酰胺与三丙二醇溶液中,并将其涂布于聚乙烯微多孔膜而形成了多孔质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丽株式会社,未经东丽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4556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