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动夹紧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80045779.0 | 申请日: | 2017-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435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4 |
发明(设计)人: | 金钟源;朴秀珉;裴壮镐;朴正爱;秋京成;姜正薫;比莱格特·埃尔克什 | 申请(专利权)人: | 韩国能量有限公司;首尔大学校产学协力团 |
主分类号: | B25B5/04 | 分类号: | B25B5/04;B25B5/12;B25B5/16;B25B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璇;李青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曲柄连杆 夹紧部 电动夹紧装置 驱动力传递部 滑动曲柄 驱动电机 驱动力 夹紧 驱动力传递机构 传递驱动电机 直线往复运动 夹持扭矩 连接设置 变形的 垂直的 驱动源 旋转力 松开 折弯 电机 传递 转换 应用 | ||
1.电动夹紧装置,用于夹紧面板的一侧而进行固定,其特征在于,包括:
本体(100);
驱动电机(200),设置于所述本体(100)内部,并产生驱动力;
夹紧部(400),夹紧或松开所述面板;
曲柄连杆部(700),与所述夹紧部(400)连接设置,并向所述夹紧部(400)传递旋转力,以使所述夹紧部(400)旋转;
驱动力传递部(500),与所述驱动电机(200)连接,并向所述曲柄连杆部(700)传递所述驱动电机(200)的驱动力;以及
滑动曲柄部(600),一侧与所述驱动力传递部(500)连接,另一侧以朝向所述曲柄连杆部(700)沿垂直的方向折弯形成的状态与所述曲柄连杆部(700)的一侧连接,以将所述驱动力传递部(500)的旋转运动转换成直线往复运动,以使曲柄连杆部(700)动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定位部(300),设置在所述本体(100)的上端,包括相对于所述本体(100)沿水平方向突出设置的定位本体(110),所述面板的端部安装在所述定位部(300)上,
所述定位部(300)还包括定位端头(320),所述定位端头(320)突出形成在所述定位本体(310)的端部以支撑所述面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部(400)包括:
夹紧本体(410),设置在所述本体(100)的上部;
一对夹紧手指(420),从所述夹紧本体(410)的一侧的两个边角处向下侧方向折弯形成,并可旋转地设置在所述本体(100)上,以能够夹持所述面板;
夹紧端头(430),在所述夹紧本体(410)的另一侧向所述定位部(300)方向突出形成,以夹持安装在所述定位部(300)上的面板;以及
夹紧销(440),将所述一对夹紧手指(420)相对于所述本体(100)可旋转地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力传递部(500)包括:
蜗杆(510),与所述驱动电机(200)的轴连接并通过所述驱动电机(200)的驱动而旋转;
蜗轮(520),通过轴支撑在所述本体(100)的内部,并设置成与所述蜗杆(510)啮合,以与所述蜗杆(510)连动旋转;以及
枢轴轴承(530),设置在所述驱动电机(200)的轴(210)的末端,以防止所述蜗杆(510)脱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动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曲柄部(600)包括:
一对曲柄臂(610),一侧以从所述蜗轮(520)的中心向外周侧方向隔开预设间隔的状态通过连接轴(611)结合在所述蜗轮(520)上;
一对曲柄滑块(620),分别设置成使所述一对曲柄臂(610)的另一侧可滑动,以支撑所述一对曲柄臂(610)的另一侧;
一对第一连杆(630),在所述一对曲柄臂(610)的另一侧上一体延伸形成,并朝向所述曲柄连杆部(700)折弯形成而与所述曲柄连杆部(700)垂直地连接;以及
一对引导槽(640),形成在所述本体(100)的两侧面,以引导所述曲柄滑块(610)的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动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槽(640)的一侧朝向地面向下倾斜地形成,以引导所述一对曲柄滑块(620)的倾斜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动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对曲柄臂(610)设置成与所述蜗轮(520)连接的一侧进行旋转往复运动,与所述曲柄滑块(620)连接的另一侧进行直线往复运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动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对曲柄臂(610)还包括所述曲柄臂(610)的一侧向上部折弯而形成的折弯部(650),当所述一对曲柄臂(610)旋转时,能够避免与所述蜗轮(520)的轴(521)之间的干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韩国能量有限公司;首尔大学校产学协力团,未经韩国能量有限公司;首尔大学校产学协力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45779.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结构化磨料制品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活塞垫圈装配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