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偏振板在审
申请号: | 201780046120.7 | 申请日: | 2017-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779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5 |
发明(设计)人: | 久米悦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2B5/30 | 分类号: | G02B5/30;B32B7/02;B32B27/26;B32B27/38;C09J163/0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曹阳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塑性树脂膜 粘接剂层 阳离子固化 偏振膜 阳离子聚合引发剂 偏振板 重量份 氧杂环丁烷化合物 环氧化合物 紫外透光率 紫外线固化 固化物层 极大波长 紫外区域 密合性 敏化剂 透射率 粘接剂 夹设 偏振 贴合 固化 着色 吸收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偏振板,即使贴合于偏振膜的两面的热塑性树脂膜的紫外透光率低,夹设于偏振膜与热塑性树脂膜之间的粘接剂层也会充分地固化,膜间的密合性优异,难以产生着色的问题。本发明的偏振板包含第一热塑性树脂膜、第一粘接剂层、偏振膜、第二粘接剂层及第二热塑性树脂膜,第一及第二粘接剂层的至少任意一方是包含阳离子固化性成分和阳离子聚合引发剂的紫外线固化性粘接剂的固化物层,阳离子固化性成分包含30~70重量%的环氧化合物和30~70重量%的氧杂环丁烷化合物,敏化剂的含量相对于阳离子固化性成分100重量份为0~0.01重量份,第一、第二热塑性树脂膜对阳离子聚合引发剂在紫外区域中的吸收极大波长下的光的透射率分别为0.5~5%、0~5%。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偏振板。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偏振板具有在偏振膜的一面或两面利用粘接剂贴合包含热塑性树脂的保护膜的构成。专利文献1中,作为粘接剂,记载有使用包含环氧树脂、光阳离子聚合引发剂和蒽系光敏剂的紫外线固化性粘接剂的内容。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25719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作为贴合于偏振膜的两面的热塑性树脂膜,有时均使用为使紫外线固化性粘接剂固化而照射的光的透射率低的热塑性树脂膜。该情况下,即使隔着热塑性树脂膜地照射紫外线,也难以使夹设于偏振膜与热塑性树脂膜之间的粘接剂层充分地固化。因此,为了使紫外线固化性粘接剂良好地固化、提高被贴合的膜间的密合性,如专利文献1中记载所示,在紫外线固化性粘接剂中含有光敏剂是有效的方法。
作为光敏剂,已知有蒽系光敏剂。但是,为了充分地体现上述效果,需要较多地使用蒽系光敏剂。由于蒽系光敏剂是对大于380nm的波长的光显示出极大吸收的物质,因此若增多其配合量,则有将固化后的粘接剂层、进而是偏振板着色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偏振板,其在作为贴合于偏振膜的两面的热塑性树脂膜均使用为使紫外线固化性粘接剂固化而照射的光的透射率低的热塑性树脂膜的情况下,夹设于偏振膜与热塑性树脂膜之间的粘接剂层也会充分地固化,膜间的密合性优异,难以产生着色的问题。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以下所示的偏振板。
[1]一种偏振板,其依次包含第一热塑性树脂膜、第一粘接剂层、偏振膜、第二粘接剂层及第二热塑性树脂膜,
所述第一粘接剂层及所述第二粘接剂层的至少任意一方为紫外线固化性粘接剂的固化物层,
所述紫外线固化性粘接剂包含阳离子固化性成分(A)和阳离子聚合引发剂(B),
所述阳离子固化性成分(A)在将其总量设为100重量%时,包含30~70重量%的环氧化合物(A1)、和30~70重量%的氧杂环丁烷化合物(A2),
所述紫外线固化性粘接剂中的敏化剂(C)的含量相对于所述阳离子固化性成分(A)100重量份为0~0.01重量份,
所述第一热塑性树脂膜对所述阳离子聚合引发剂在紫外区域中的吸收极大波长下的光的透射率为0.5~5%,
所述第二热塑性树脂膜对所述阳离子聚合引发剂在紫外区域中的吸收极大波长下的光的透射率为0~5%。
[2]根据[1]中记载的偏振板,其中,所述阳离子固化性成分(A)在将其总量设为100重量%时,包含40~70重量%的环氧化合物(A1)、和30~60重量%的氧杂环丁烷化合物(A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住友化学株式会社,未经住友化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4612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片状的光学薄膜
- 下一篇:在液晶聚合物材料上产生取向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