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铁道车辆用转向架和具备该转向架的铁道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46144.2 | 申请日: | 2017-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7638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5 |
发明(设计)人: | 山崎阳介;下川嘉之;水野将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制铁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4F5/40 | 分类号: | B64F5/40;B61C9/38;B61F5/10;B61F5/14;B61F5/30;B61F5/40;B61F5/52;B61H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张会华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铁道 车辆 转向架 具备 | ||
转向架具备:第1框体(10),其包括右侧的侧梁(11)和第1横梁(12);第2框体(20),其包括左侧的侧梁(21)和第2横梁(22);以及摇枕(56)。第1框体(10)和第2框体(20)相互支承为可沿着前后方向滑动。摇枕(56)的中心部被中心承载部(30)支承。摇枕(56)和第1横梁(12)被配置于中心承载部(30)的右侧的第1连接部(52A)灵活地支承,摇枕(56)和第2横梁(22)被配置于中心承载部(30)的左侧的第2连接部(52B)灵活地支承。由此,能够抑制曲线路径上的横向压力和轮荷的变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铁道车辆用转向架(以下也简称为“转向架”),尤其是涉及一种可进行前后的轮轴的自转向的转向架以及具备该转向架和车身的铁道车辆。
背景技术
铁道车辆包括车身和转向架,在轨道上行驶。在铁道车辆通过曲线路径之际,产生车轮沿着左右方向推压轨道的力、所谓的横向压力。尤其是,在轨道扭转了的区间、例如曲线路径的入口和出口的缓和曲线区间中,轮轴难以追随轨道,因此,横向压力变大。若横向压力较大,则脱轨的危险性提高。因此,期望的是将横向压力抑制得较低。另外,关于车轮沿着铅垂方向按压轨道的力、所谓的轮荷,特别是在出口缓和曲线区间中,外轨侧的车轮的轮荷变小。若轮荷变得极小,则脱轨的危险性提高。因此,期望的是追随轨道而保持左右的轮荷的平衡。
作为在曲线路径中降低横向压力、抑制轮荷的变动的技术,例如国际公开WO2016/017103号说明书(专利文献1)公开一种前后的轮轴根据曲线路径的轨道的曲率进行自转向的转向架(以下也称为“导向转向架”)。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导向转向架的转向架构架由借助弹性要素相互结合起来的两个框体形成。两个框体中的第1框体包括右侧的侧梁和第1横梁。第2框体包括左侧的侧梁和第2横梁。
在带摇枕的导向转向架的情况下,在铁道车辆在曲线路径行驶之际,在摇枕(车身)与两个框体(转向架构架)之间产生相对的偏航位移(绕上下方向轴线的旋转)。由于该偏航位移,产生两个框体的相对的前后运动,与之联动而可进行前后的轮轴的自转向。由此,曲线路径上的横向压力降低。另外,在缓和曲线区间中,在前侧的轮轴与后侧的轮轴之间产生相对的侧滚位移(绕前后方向轴线的旋转)。因两个框体(转向架构架)的相对的俯仰方向的旋转运动(绕左右方向轴线的旋转)而容许该侧滚位移。由此,抑制轮荷在缓和曲线区间处的变动。
在此,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带摇枕的导向转向架的情况下,摇枕被左右成对的旁承支承。并且,为了将摇枕和两个框体分别连接,摇枕也被左右成对的心盘支承。在这样的结构中,两个旁承和两个心盘承接来自车身的载荷。因此,在通过曲线路径时,摇枕相对于转向架构架(两个框体)的旋转阻力较大。由此,尤其是,在铁道车辆从出口缓和曲线区间到直线区间的过程中,轮轴难以恢复成标准的姿势。其结果,轮轴相对于轨道的中央位置偏离,产生轮荷的不平衡。并且,在先的轮轴以朝向内轨侧的状态与轨道接触,产生横向压力。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WO2016/017103号说明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的实际情况而做成的。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在能够充分地降低曲线路径上的横向压力的同时能够充分地抑制轮荷的变动的可进行自转向的铁道车辆用转向架和铁道车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制铁株式会社,未经日本制铁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4614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显示飞机控制输入的方法和系统
- 下一篇:同轴螺杆供料真空电弧推进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