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细胞培养装置及使用该细胞培养装置的细胞培养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80046226.7 | 申请日: | 2017-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634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2 |
发明(设计)人: | 荻原昌彦;布施新作;清水基久;和田幸周 | 申请(专利权)人: | 宇部兴产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12M3/00 | 分类号: | C12M3/00;C12N5/071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邓宗庆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表面层 细胞培养 多孔质膜 聚合物 细胞培养装置 平均孔径 间隔壁 空隙层 培养基供给机构 培养基回收 三层构造 培养基 排出口 连通 配置 收容 包围 | ||
1.一种细胞培养装置,其中,具备:
聚合物多孔质膜;
细胞培养部,其收容有所述聚合物多孔质膜;
培养基供给机构,其配置于所述细胞培养部的上部;及
培养基回收机构,其配置于所述细胞培养部的下部,
在此,所述聚合物多孔质膜是三层构造的聚合物多孔质膜,其具有表面层A及表面层B和夹在所述表面层A与所述表面层B之间的大空隙层,所述表面层A及所述表面层B具有多个孔,在此,所述表面层A中存在的孔的平均孔径小于所述表面层B中存在的孔的平均孔径,所述大空隙层具有与所述表面层A及所述表面层B结合的间隔壁和多个大空隙,所述多个大空隙由该间隔壁和所述表面层A及所述表面层B包围,所述表面层A及所述表面层B中的孔与所述大空隙连通,
在此,所述细胞培养部具备底部和侧部,所述底部具有1个以上的培养基排出口,所述侧部与所述底部大致垂直地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细胞培养装置,其中,层叠有2个以上的所述细胞培养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细胞培养装置,其中,所述侧部还具有1个以上的培养基供给口。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细胞培养装置,其中,还具备:
培养基排出管线,其在一端部与所述培养基回收机构连通;
培养基贮存槽,其与所述培养基排出管线的另一端部连通;及
培养基供给管线,其在一端部与所述培养基贮存槽连通,
在此,所述培养基供给管线的另一端部与所述培养基供给机构连通,培养基进行循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细胞培养装置,其中,还具备将所述培养基贮存槽内的培养基向所述培养基供给机构抽起的泵。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细胞培养装置,其中,所述培养基回收机构为漏斗状。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细胞培养装置,其中,所述培养基供给机构具有培养基贮存部和设置于所述培养基贮存部的底部的2个以上的培养基滴下喷嘴。
8.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细胞培养装置,其中,所述培养基供给机构为液滴化培养基供给机构。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细胞培养装置,其中,
还具备收容所述细胞培养部的外筒,
在此,所述培养基供给机构配置于所述外筒内且所述细胞培养部的上部,
在此,所述培养基回收机构配置于所述外筒内且所述细胞培养部的下部。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细胞培养装置,其中,
所述聚合物多孔质膜以如下方式收容于所述细胞培养部:
i)被折叠,
ii)卷入成辊状,
iii)用线状的构造体连结片或小片,
iv)结成绳状,和/或
v)层叠2个以上。
11.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细胞培养装置,其中,所述聚合物多孔质膜是具备壳体的模块化聚合物多孔质膜,
在此,所述模块化聚合物多孔质膜以如下方式收容于所述壳体内:
(i)2个以上的独立的所述聚合物多孔质膜被集中,
(ii)所述聚合物多孔质膜被折叠,
(iii)所述聚合物多孔质膜被卷入成辊状,和/或
(iv)所述聚合物多孔质膜结成绳状,
在此,所述模块化聚合物多孔质膜收容于所述细胞培养部。
12.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细胞培养装置,其中,所述聚合物多孔质膜具有平均孔径0.01~100μm的多个细孔。
13.根据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细胞培养装置,其中,所述表面层A的平均孔径为0.01~50μ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宇部兴产株式会社,未经宇部兴产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46226.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细胞培养模块
- 下一篇:分化细胞的制造方法和用于该制造方法的培养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