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含有生物粒子的试样的预处理方法、生物粒子的图像取得方法、含有生物粒子的试样的预处理装置、及生物粒子图像取得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80047061.5 | 申请日: | 2017-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634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2 |
发明(设计)人: | 北桥伦;渡部裕美;土屋正史;山本启之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立研究开发法人海洋研究开发机构 |
主分类号: | C12N1/02 | 分类号: | C12N1/02;C12M1/00;G01N1/10;G01N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吕琳;朴秀玉 |
地址: | 日本神奈川***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物粒子 预处理 筛网 网孔 图像取得装置 预处理装置 检测对象 胶体溶液 图像取得 | ||
一种含有生物粒子的试样的预处理方法,其包括:对含有作为检测对象的生物粒子的试样进行筛分,取得从网孔250~1000μm的筛网(A)通过,并且不从网孔32~63μm的筛网(B)通过的级分(1b)的工序;以及向所述级分(1b)中添加具有1.10~2.45g/cm3的密度的胶体溶液,进行离心分离而取得离心分离后的上清级分(S0)的工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有生物粒子的试样的预处理方法、生物粒子的图像取得方法、含有生物粒子的试样的预处理装置、及生物粒子的图像取得装置。
本申请基于2016年11月30日于日本提出申请的日本特愿2016-232868号而主张优先权,在此援引其内容。
背景技术
小型底栖生物(meiofauna)是指,从网孔1mm的筛网通过,可被网孔32μm的筛网捕捉的生物的统称。已知小型底栖生物会对物质循环、堆积物的稳定造成显著的影响,是深海生态系统的重要构成要素。此外,因传代时间短,对环境的变化迅速反应,而易于检测环境的变化。进而,小型底栖生物即使在生物的栖息密度低的深海底,栖息密度也高,也易于定量采集,因此容易统计解析。基于这些原因,小型底栖生物作为深海底的环境影响评价的对象生物而被重视。
以往,小型底栖生物的种类的判别以及计数是利用显微镜观察来进行的,而需要精细的作业。因此,为了处理一件样品而需要大量的时间。在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情况下,需要处理大量的样品,因此有时为了处理所有的样品也会花费几年以上。此外,对于由显微镜观察实现的解析而言,需要专业性知识和技巧性,也难以稳定地确保这样的人材。进而,对于由显微镜观察实现的解析而言,也有根据观察者而在解析结果出现偏差的可能性。
另一方面,作为用于解析流体中的粒子的装置,例如提出了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装置。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装置具备流体稀释系统和粒子成像系统,在样品流体不透明或者具有粘性的情况下,利用流体稀释系统来进行样品流体的稀释。在由粒子成像系统取得的图像不清楚的情况下,控制流体稀释系统以使其工作。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美国专利申请公开第2014/0146157号说明书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对于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装置而言,在由粒子成像系统取得的图像不清楚的情况下,流体稀释系统进行工作,因此导致流体稀释系统进行工作之前的样品流体白白浪费。此外,在以小型底栖生物这样的栖息于堆积物中的生物为对象的情况下,在从海底等采取的样品中,堆积物粒子相对于作为对象的生物粒子而言压倒性地大量存在。因此,仅仅通过稀释难以观察作为对象的生物粒子。进而,若含有大量堆积物粒子的样品流入粒子成像系统所使用的流动池,则也会有堆积物粒子堵塞流动池流路的问题。另一方面,若试图将样品稀释至堆积物粒子不会造成流动池的网眼堵塞的程度,则会使投入流动池的样品量变得庞大而并不实际。
因此,本发明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即使在堆积物粒子存在的情况下,也能迅速地进行生物粒子的解析的技术。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一个方案为含有生物粒子的试样的预处理方法,其包括:对含有作为检测对象的生物粒子的试样进行筛分,取得从网孔250~1000μm的筛网(A)通过,并且不从网孔32~63μm的筛网(B)通过的级分(1b)的工序;以及向所述级分(1b)中添加具有1.10~2.45g/cm3的密度的胶体溶液,进行离心分离而取得离心分离后的上清级分(S0)的工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立研究开发法人海洋研究开发机构,未经国立研究开发法人海洋研究开发机构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4706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