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电路体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47267.8 | 申请日: | 2017-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6132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31 |
发明(设计)人: | 八木大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R16/02 | 分类号: | B60R16/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奉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64 | 代理人: | 石红艳;邹轶鲛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电路 | ||
在本发明中,用于使流入大电流的驱动系统配件(81、83、85)接地的驱动系统地线(74)和用于使流入小电流的信号系统配件(82、84、86)接地的信号系统地线(72)彼此独立地设置在骨干干线(61‑63)上。能够防止地路径中由于大电流影响的电压降而导致的信号系统配件(82、84、86)的地电位从基准电位浮动或者电压波动引发的故障。此外,彼此独立的信号系统电源线(71)和驱动系统电源线(73)设置为抑制电源电压的降低。另外,降低了由大电流导致的电磁噪声的影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安装在车辆上的线束或者具有与线束等同的功能的车辆电路体。特别地,本发明涉及一种接地的技术。
背景技术
在背景技术中,称为配件的各种类型的电气部件安装在车辆的车身上的各种位置处。几乎所有的这样的配件都需要从电源供给的电力。在一些配件之间,可以进行通信,或者可以传递开关、传感器等的信号。
因此,用作大量电线的组合体的线束等被布设在普通车辆的车身的各种位置。线束用于将车辆上的电源(电池或者交流发电机)连接到各个配件,以及将配件互相连接。
当车身属于普通车辆时,车身由导电金属制成。因此,车身能够用作用于接地的车身接地,使得无需总是将地线并入到线束中。另一方面,在车辆的车身的大部分由树脂制成的情况下,不能使用车身接地,使得需要制备接地部件。
专利文献1中描述的线束具有干线,该干线包括电源线、通信线和地线。因此,各个配件能够不使用车身接地而使用干线上的地线连接到车辆侧地。
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已经公开了一种线束布设结构,其中,设置有截面形成为L形的长的接地部件,并且线束设置在与接地部件相邻的位置处。因此,即使地线不并入线束中,各配件也能够通过使用线束附近的接地部件而接地。
引用列表
专利文献
PTL1:JP-A-2015-227089
PTL2:JP-A-2016-111826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在地线中也存在电阻。因此,特别是当大的电源电流流经地线时,产生比较大的电压降。另外,在任何电流汇聚的位置处也产生大的电压降。从而,在各个配件与地线之间的连接点处的电位与配件对应地波动。
例如,当使用车辆的车身接地时,接地电流流经的路径的截面面积足够大,以抑制各个配件受到该路径中产生的电压降的不利影响。然而,当使用并入在线束中的地线或者特殊的接地部件时,存在不能充分确保地电流流经的路径的截面面积的情况。因此,可能增大在地中产生电压降的可能性。
在图13中示出的配置实例中,信号系统负载12和驱动系统负载103连接到与电池101的正极侧端子连接的电源线。另外,信号系统负载102的接地端子和驱动系统负载103的接地端子分别连接到共用的地结构体104的不同位置。地结构体104连接到电池101的负极侧端子。此处,通过以下表达式表示信号系统负载在地结构体104上接地的位置处的电位变化(从地(GND)的基准电位浮动)V11以及驱动系统负载在地结构体104上接地的位置处的电位变化V12。
V11=(I1p+I1s)×Z11
V12=V11+I1p×Z12
其中:
I1s:信号系统负载的电源电流
I1p:驱动系统负载的电源电流
Z11:在地结构体上从信号系统负载接地点到电池的路径的电阻
Z12:在地结构体上从驱动系统负载接地点到信号系统负载接地点的电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矢崎总业株式会社,未经矢崎总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4726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交通工具挂接安装的自行车支架
- 下一篇:车辆用蓄电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