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同轴通信电路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48400.1 | 申请日: | 2017-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6529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6 |
发明(设计)人: | 加林·伊万诺夫;马尔滕·库伊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密克罗奇普技术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3/28 | 分类号: | H04B3/28;H04B3/30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87 | 代理人: | 王艳娇 |
地址: | 美国亚***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同轴 通信 电路 系统 | ||
1.一种使用两根同轴电缆的传输电路,每根同轴电缆具有中心导体和屏蔽件,所述传输电路包括:
集成电路,所述集成电路包括具有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的差分驱动器,以及具有第一输入端和第二输入端的差分接收器;
第一共模扼流圈,所述第一共模扼流圈耦接在所述差分驱动器的所述第一输出端和第一同轴电缆的中心导体之间,以及所述差分驱动器的所述第二输出端和所述第一同轴电缆的所述屏蔽件之间;
第一终端阻抗,所述第一终端阻抗耦接在所述差分驱动器的所述第二输出端和第一接地节点之间;
第二共模扼流圈,所述第二共模扼流圈耦接在所述差分接收器的所述第一输入端和第二同轴电缆的所述中心导体之间,以及所述差分接收器的所述第二输入端和所述第二同轴电缆的所述屏蔽件之间;
第二终端阻抗,所述第二终端阻抗分别耦接在所述差分接收器的所述第一输入端和所述第二输入端与所述第一接地节点之间;和
耗散元件,所述耗散元件耦接在所述第二同轴电缆的所述屏蔽件和第二接地节点之间,
所述第一同轴电缆的所述屏蔽件与所述第二接地节点直接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输电路,其中所述第一终端阻抗包括串联耦接的第一电阻器和第一电容,其中所述第一电阻器和所述第一电容之间的节点与所述第一共模扼流圈耦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传输电路,还包括与所述第一电容并联耦接的第二电阻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传输电路,还包括第一隔直电容器和第二隔直电容器,其中所述第一隔直电容器耦接在所述差分驱动器的所述第一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共模扼流圈之间,且所述第二隔直电容器耦接在所述差分驱动器的所述第二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共模扼流圈之间,和
第三隔直电容器和第四隔直电容器,其中所述第三隔直电容器耦接在所述差分接收器的所述第一输入端与所述第二共模扼流圈之间,且所述第四隔直电容器耦接在所述差分接收器的所述第二输入端与所述第二共模扼流圈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传输电路,还包括第二电容,所述第二电容耦接在所述第一接地节点与所述第四隔直电容器和所述第二共模扼流圈之间的节点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传输电路,还包括与所述第二电容并联耦接的第三电阻器。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传输电路,其中所述第一接地节点连接到数字接地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传输电路,其中所述第二接地节点连接到机箱接地。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传输电路,其中所述第一接地节点和所述第二接地节点耦接在一起。
10.一种使用两根同轴电缆的传输电路,每根同轴电缆具有中心导体和屏蔽件,所述传输电路包括:
集成电路,所述集成电路包括具有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的差分驱动器,以及具有第一输入端和第二输入端的差分接收器;
第一共模扼流圈,所述第一共模扼流圈耦接在所述差分驱动器的所述第一输出端和第一同轴电缆的中心导体之间,以及所述差分驱动器的所述第二输出端和所述第一同轴电缆的所述屏蔽件之间;
第一终端阻抗,所述第一终端阻抗耦接在所述差分驱动器的所述第二输出端和第一接地节点之间;
耗散元件,所述耗散元件耦接在所述第一同轴电缆的所述屏蔽件和第二接地节点之间;
第二共模扼流圈,所述第二共模扼流圈耦接在所述差分接收器的所述第一输入端和第二同轴电缆的所述中心导体之间,以及所述差分接收器的所述第二输入端和所述第二同轴电缆的所述屏蔽件之间,
所述第二同轴电缆的所述屏蔽件与所述第二接地节点直接连接;
第二终端阻抗,所述第二终端阻抗耦接在所述差分接收器的所述第一输入端和所述第二输入端与所述第一接地节点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密克罗奇普技术公司,未经密克罗奇普技术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48400.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